古代帽子趣谈(图)

中国古代,人们把系在头上的装饰物称为“头衣”。帽子是古代“头衣”的一种,并且是最古老的一种,据载从黄帝时就已经开始出现。主要包括冠、冕、弁、帻(幞头)等。

中国古时的“冠”不同于现在的帽子,它只有狭窄的冠梁遮住头顶的一部分,不像帽子盖住全部。关于冠的记载很多,如《后汉书·舆服志》中说:“上古衣毛而帽皮”,是指用兽皮缝制帽形,戴在头上,起到御寒和装饰的作用,没有任何贫富贵贱之分。在《礼记·曲礼上》载曰:“男子二十,冠而字。”指男子20岁开始戴冠,戴冠时要行“冠礼”,表示已成年。进入阶级社会后,帽子作为“礼”的象征,成为统治阶级权利和地位的标识。古代冠制是中国服饰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冕”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因而皇位继承者才能加“冕”。冕的顶部,有一块前圆后方的长方形冕板,冕板前后垂有“冕旒”。

这种“冕”前低后高,表示恭敬之意。前面用丝线垂面,以便目不斜视,两旁用丝线遮耳,表示不听谗言。

“弁”指古代贵族男子戴的一种次于冕的帽子,通常配礼服用,分为两种。赤黑色布做的叫爵弁,是文冠,为祭祀之用;白鹿皮做的叫皮弁,是武冠,冠上镶有饰物,一般是皮革缝隙之间缀有珠玉宝石,为田猎战伐之用。

“帻”是包发之巾,又称幅巾或巾帻,或称帕头。帻最初在百姓中流行,自汉元帝始,贵族也用帻束发。北周时期,武帝为易于让自己的军队戴用,特意把巾制成含有四个角的形状,当时称作“幞头”,经隋唐宋几代,幞头不断改变样式,成为主要的冠帽。

帽子经历代演变,出现了许多不同样式。从出土文物中,可以看到它的概貌。

冠,就是贯,表示一以贯之,始终如一的意思。古人把帽子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即便到死,也不能免冠,与古代社会礼制及生活有密切关系。《左传·哀公十五年》记述了孔子的信徒子路“结缨而死”的故事,这是公元前480年冬天的一个悲壮的牺牲。卫国发生内乱,子路被人砍断了系冠的缨,他说:“君子死,冠不免。”于是,停下战斗来“结缨”,结果被对方杀死了。

从一些文学作品里也能一窥帽子的踪影。唐代白居易的《霓裳羽衣舞歌》中有“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的诗句,形容女子出阁时享受穿戴凤冠霞帔的殊荣。杜甫在《梦李白》一诗中写道:“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诗经·卫风·淇奥》咏到:“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是说那些有文采之人所戴的帽子,垂着美石之类东西,如玉润泽;或玉圆罗列,多如星星。

唐代李延寿所著的《北史·熊安生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北齐有一位名叫宗道晖的人,平时喜欢头戴一顶很高的帽子,脚上穿一双很大的木屐。每当有州将等级官员到来,他都要以这身打扮去谒见。见到官员时,又总是向上仰着头,举着双手,然后跪拜,一直把头叩到木屐上,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

从这以后人们便把吹捧、恭维别人的行为叫做“给人戴高帽”,把喜欢别人当面阿谀的人称为“喜欢戴高帽”。《笑林新雅》里就有这样一个关于“戴高帽”的笑话:有个门生出京去做地方官,去和他的老师告别。老师说:“出外做官,很不容易,千万要谨慎小心!”门生回道:“请老师放心,门生已经预备好高帽子一百顶,每人各送一顶,管叫地方上人人高兴!”老师发怒道:“我们应以忠直之道对待别人,何须如此呢?”门生装作无可奈何的样子说:“天下像老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人,能有几个呢!”老师听了很高兴地点头说:“你讲的也不错!”门生出来对朋友说:“我的一百顶高帽子,已经只剩下九十九顶了!”

帽子与现代人们的生活也密不可分,由此还衍生出许多与之相关的成语。如冠冕堂皇、怒发冲冠、沐猴而冠、张冠李戴、弹冠相庆、衣冠楚楚等,不一而足。在体育竞技场上,人们将继续保住上次冠军名次的冠军称为卫冕冠军。在足球比赛中,如果有独中三元的表现,就叫做“帽子戏法”。这些均反映了帽子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说明帽子历史悠久,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