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腐败才是药价虚高的“罪魁祸首”

 2013-03-09 13:0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谁是“暴利药”的幕后推手?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近日表示,“天价药”源于政府定价虚高。廖新波说,国家发改委或各省物价局制定的药品指导价是“天花板价”,价格高得离谱;省级统一招标价为“斩首价”,即在政府指导价的基础上轻柔地挤出一点水分,价格仍然畸高。如果这两个环节不进行改革,药品价格还是降不下来。 

药价虚高源于政府定价虚高,这一说法并不算“新论”。早在2006年,时任卫生部部长高强就坦言“药价不合理首先是因为政府定价太高”,有些药品尽管涨了几十倍,“但你去查查,肯定没有超过政府的最高限价,也就是说,再贵也是合法的!”确实,市场上很多反常的药价都表明此言不虚:有些出厂价只有几元的药品,在医院里可以卖到几十元甚至上百元;有些药品,这个药店和那个药店的售价相差好几倍。而无论买得便宜还是昂贵,都没有超出政府指导价。

对此,人们自然大惑不解:政府制定的药品指导价何以如此虚高?在此,请允许我为物价部门说句话:药品的政府指导价确实是虚高的,但这种虚高有着不得已的因素,在某种程度上,药品的政府指导价其实是被腐败“绑架”了。

当我们批评药价虚高之时,不要忘了另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药品“降价死”。每当政府出台药品降价目录后,总会有一批药品神奇地从市场上消失,而这些药品可能是不可或缺的“救命药”。何以如此?因为药品生产厂家无利可图,不愿生产;药价虚高厂家为何还无利可图?因为利润都被中间环节拿走了。

举例来说,一种出厂价仅5元的药品,零售价可能高达50元,而这45元的利润,医药公司和销售代表可能要分去15元,开药医生和有关领导可能要分去30元。如果该药品的零售价从50元降至48元,而中间环节的45元利润岿然不动,那么出厂价就只有3元,结果必然是厂家不愿生产,药品“降价死”。

与“降价死”相对应的则是一些药品“新瓶装旧酒”,即生产厂家将旧药重新命名、重新包装、重新申请批号,以“创新药品”的面目推向市场,以便跳出“降价包围圈”并趁机涨价。药品价格“越降越高”的秘密就在这里。

可能正是受制于此,药品的政府定价才不得不虚高,这可以视作“两弊相权取其轻”的结果。药品虚高的症结,表面上看在于政府定价虚高,其实在于药品市场中的腐败以及利益分配不合理,正是由于中间环节攫取了太多利润,才导致药品的上下游价格(出厂价和零售价)错位扭曲,这才是药价虚高的根源所在,腐败才是药价虚高的“罪魁祸首”。显然,不拿中间环节“开刀”,不下决心铲除药品产销链条上不正当的“食利者”,药价虚高问题就难以根治。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新浪博客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