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国影子信贷体系将“盛极而衰”?

 2013-03-01 12:52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信贷规模急剧增长,下图可见信贷与GDP百分比升势,相比贷款与GDP百分比,这种上升势头更加明显。

不过,上图没有显示非银行机构信贷的增长速度超过了银行贷款。中国的影子银行飞速扩张,这是2009年以后特有的现象。

中国的影子银行也不是都那么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以信托为首的这类信贷在一定程度上是合法的,也受政府监管。

美奇金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研究主管杨思安(Anne Stevenson-Yang)估计,约30%的影子贷款出自银行。

但这其中也包括更复杂、更讳莫如深的产品,比如理财产品。支持这些产品的资产很难确定,通常性质上是房产或者金融类资产。投资者常以为它们得到了银行和政府担保。

对于政府有多支持、监管等级有多高,很多影子产品都没有明确示人。影子融资成为大量资金注入经济体的重要机制。

中国十年来M2增长急剧增长,M2与GDP之比如今接近190%。

中国的信贷增长达到了不可持续的水平,原因很多。

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业务新兴市场主管Ruchir Sharma预计,如果中国的私人债务与GDP之比增加6%,超过了15年平均水平,就是“危机可能很快到来的强烈信号”。

这其中的风险很高。许多国人一辈子的血汗钱就投资了这类投资房产及其衍生金融产品。如果信贷增长收缩,资产价值会怎样?

瑞信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与同事Weishen Deng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中国政府不制止影子银行活动?

两人结论是,政府不愿抑制这个促进增长的重要工具。

我们认为,影子银行背后的整体推动力深深植根于政府对增长的渴望。影子银行的活动是因为中国需要增长而增加的。银行业很大程度上没能负起充当金融媒介的责任。
    
一些政府机构其实对特定类型的影子银行操作设置了一些限制,但没有解决核心问题。
    
由于工资上涨和严重的产能过剩,所以制造业生产无利可图,导致私人投资已经在中国销声匿迹。
    
如果私人投资没有再度兴起,我们认为,政府将别无选择,唯有依赖基建项目。
    
政府可能禁止一类金融工具,但还不得不通过替代它的渠道向地方政府输送流动性。

瑞信策略师预计,到2015年,影子银行信贷系统将可能全面瓦解。他们提出两大理由:一是目前信托融资时代早期的一批贷款到期,二是通胀。

我们认为,可能颠覆影子银行业的一个关键诱因是即将到来的通胀上升,以及最终可能上调利率。
    
食品、尤其是猪肉的周期已经开始上行。到2013年底,预计通胀将由现在的2%升至4%。
    
中国央行的货币宽松窗口已经关闭。
    
根据租金与薪资增加判断,CPI很有可能向5%迈进。这将迫使央行2014年收紧政策。

瑞信不是唯一一家预计通胀将很快回升到高位的机构。野村预计,今年下半年通胀将达到4.4%。

瑞信认为,通胀上升时,影子产品的“有担保”回报可能不及直接投资房产和股市有吸引力。

部分这类影子银行机构将难以避免资金流减少。
    
大部分影子银行机构的股权基础薄弱,如果一两个项目违约,就可能卷走资本基础。
    
市场此后会更关注这些机构的信用风险,因为它们的资金枯竭和债务久期错配可能被曝光。

当然,相关机构也可能会采取行动。

金融时报26日的报道披露,消息人士称,地方监管机构将要求金融机构详细披露理财产品等表外投资工具的信息,还在讨论是否对这类产品设定硬性上限。

报道认为,这两项新的监管规则将使银行更难以将存款转移到表外投资工具,这样会减缓中国影子银行的爆炸性增长。
    
但这些举动不会意味将终结影子银行。恰恰相反,它反映出决策层达成了共识:只要监管能到位并且持续进行,那么信贷从银行体系中流出将有助于中国经济发展。

金融时报记者Kate Mackenzie认为,这也不算太让人意外,一些中央政府单位一直对信贷增长的现状感到不安,中国央行、发改委和银监会莫不如此。

问题是,在牺牲部分经济增长之后,中国疯狂的信贷增长会收敛多少。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华尔街见闻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