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微博里的民意“战争”:政府不占优势(图)

 2013-02-22 20:13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由于微博具有开放性,无论哪一项功能均可能对政府目前垄断的意识形态和舆论表达的控制权形成挑战。如果把微博视为是一场民意表达的“战争”,政府在其中并不具有优势,甚至是处于劣势。

如果说过去几年有科技产品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那么微博肯定榜上有名。它的出现不但使信息的实时传送和互动变得可能,而且廉价和方便。

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2012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2012年新浪微博的注册用户已经突破4亿,其中政务微博数量突破6万,比2011年增长231%。无论是最近的“表叔”、“房姐”等反腐案例,还是过去的“7·23温州动车事故”、“郭美美事件”、“钱云会案”等引发广泛关注的公共事件,都能够看到微博的身影。

以上的统计数据和案例说明,微博不单止开辟了一片新的公共舆论空间,同时也使公民和政府之间的互动形式发生了改变。然而比较可惜的是,对微博问政功能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的研究亦并不多。最近,犹他州立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童燕齐和博士生雷少华发表在学术期刊《当代中国》(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上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相关研究的空白。

和不少媒体和学者的观察一样,童燕齐等认为微博的现实影响力是建立在“围观”这个特有属性上。通过“围观”,公民不仅可以在微博上跟进和参与到公共事件中,而且拥有了在现实里所不具备的意见表达机会。

通过对2009至2010年间微博上发生的标志性公共事件(如“宜黄钟家强折事件”、“李刚事件”)的梳理和分析,作者进一步把“围观”的作用细分为“汇集民意”、“实时直播”、“追讨公义”和“网络论战”几项功能。

由于微博具有开放性,无论哪一项功能均可能对政府目前垄断的意识形态和舆论表达的控制权形成挑战。这些功能可能改变公民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并构成对政府现实行为的问责压力,从而迫使政府必须采取一定的行动来维持公民对政府管治的信任。而且,政府难以像对待传统媒体那样运用事前审查等手段来进行监管。因此,童严琦认为:如果把微博视为是一场民意表达的“战争”,政府在其中并不具有优势,甚至是处于劣势。

然而,两位研究者认为,目前不应过分高估微博对现实的影响力。

他们的主要理由是: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大多数微博用户的身份是学生。这意味着,现实中的大多数人口并未参与到网络“围观”之中。对于执政者而言,这可能是个好消息,因为这表示微博上的民意或不满不会即时转化为现实的执政压力。

但长远而言,随着人口更替的发生,这些微博用户有相当部份将转化为具有现实影响力的中产阶级。而政府只有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应对问责的能力,才可能满足这些“未来的主人翁”的需求。从这个角度看,微博里的民意正在倒逼现实进行改革。

来源:荷兰在线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