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习近平要“尖锐批评”会否引蛇出洞?(图)

 2013-02-08 20:37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43

【看中国记者李筱云报导】日前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表示,中国共产党“要容得下尖锐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该讲话被外界视为一种信号,更引起中国网民巨大反响。微博公知纷纷提出见解,有外媒则认为习讲话未脱离一贯表述。

习近平6日在与党外人士会面的迎春会上说,要继续“加强民主监督”。对中国共产党而言,“要容得下尖锐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党外人士而言,要敢于讲真话,敢于讲逆耳之言,真实反映群众心声,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2月6日习近平在中南海与党外人士会面(网络图片)

这一讲话引起网民巨大反响,有的人期待,有的人疑惑,更多人以实际现状提出质疑。中鑫集团副总裁田玉峰微博说:“上面嘴巴说要容忍尖锐批评,下面手还不断捂别人的嘴;也不知是嘴巴说假话,还是脑袋指挥不了手?”微博公知对习总讲话纷纷提出见解。

“尖锐批评”的尺度?

“纠结了一晚上的问题是:什么叫“尖锐批评”?谁来带头一试?分寸到哪里?火候如何把握?以前可有过?怎样了?”作家韩松在微博如此写道。许多网民表示,合法发言的评论也被删,那“尖锐”批评的尺度究竟为何?

律师于洋向众人举例“尖锐”界线称:某领导夜生活过渡,白天开会精神不振说话颠三倒四。一下属正色曰:象您这把年纪这样高的职务,还夜以继日的忘我工作,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但是,我还是要批评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您一定要注意休息呀!领导大喜:这位小同志的批评很好很尖锐,我一定虚心接受,希望大家都要向他学习!下面一片掌声。

作家肖雪慧表示:能不能“容得下批评”,是中国特色问题。在政党政治条件下不成其为问题,容不下批评,等于自毁前程。但在现有政治格局下,是否不再搞因言获罪,是否释放因言获罪的人,是能否容忍尖锐批评的一个标尺。

老徐时评道:连个小小的微博都容不下,还谈什么尖锐批评?只有内心真正强大的人才能听得进尖锐的批评。

作家亦忱“尖锐”呼吁:赶紧安排各级政法委在两会之后,清理一下各大监狱,先把那些因言获罪的人给放了吧。

引蛇出洞

一些人担忧又是一次“阳谋”。知名学者章立凡表示,1957年5月1日,《人民日报》刊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提出,在整风运动中,应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以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他说,“能否容得下尖锐批评?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阳谋”的历史问题不解决,这次难保不是钓鱼耍流氓”、“先直面历史,勇敢说多一点真话,才比口头动员更有意义。”网友在章立凡的评论下跟帖回应。1957年“大鸣大放”不久后转变为反右运动,据中国官方统计数字,当年有55万多人被打成右派分子,其中许多人在接下来的20年中被迫害至死。

网络作家慕容雪村和草军书以近日庭审深圳警察王登朝的案子为鉴,指其敢于说真话却遭当局下重手打击。“深圳的一个警察,因为公开宣传民主思想,主张全民免费医疗,被当局抓捕,昨天被法院判刑14年。他是个敏感词,我不能说出他的名字,也不能评论太多,否则会被删除或者封号。”草军书写道。

作家何三畏挖苦评:只要敢真批评的,出来一个灭一个,就没什么尖锐可怕了。

尚未有改变迹象

关于习近平的讲话,英国《每日电讯报》2月7日引述专家意见表示,仍没有迹象显示习近平会实施重大政治改革。报导引述悉尼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Kerry Brown观点指出,并未看到当局放松对异议人士的打压、对互联网的控制改变,但也不能说习近平的这一最新表态“不可能导致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发生。”

《美联社》则评论指,北京当局不但没有放松言论,还收紧了对报纸和互联网的审查。报导并引述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专家林和立的观点说,习近平这一讲话并未偏离中共的一贯表述。


来源:看中国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