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国仍要遥望美国一百年?

作者:罗天昊  2013-01-24 21:3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3

奥巴马再任就职演说,美国梦波涛依然汹涌。

而在电影《2012》中,那个陪伴国人一起毁灭的黑人总统,事实上就是隐射当时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很多人由此隐喻,美国行将消亡。

巧合的是,最近中科院国家健康研究组认为,中国在2019年经济总量将超越美国,而在2049年,将取代美国的地位,成为全面的世界霸主。

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对比美国及欧洲各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与动荡,中国经济尚能维持远较世界平均水平为高的增长,使中国的国内民族情绪高涨,普遍产生了中国取代美国,成为未来霸主的幻觉。

在中国了望未来的时候,我们却发现,美国,仍然站立在高山之颠。

自世界步于近代和现代以来,曾经诞生的世界性霸主有西班牙、英国、美国。而此前两大霸主,都已经日落西山,其衰亡历史,很容易使人联系到目前的美国,于是,华尔街危机稍起,美国衰亡论便甚嚣尘上。

未来的美国,是逐步衰落,还是走出困境,仍然占据世界舞台的中心?

美国会象西班牙和英国一样衰落吗?

无不死之人,无不衰之国。

曾经的世界霸主荷兰和英国的相继崛起于衰落,令人嗟叹,而当今美国遭遇挫折,是否也意味着其衰落的开始?

荷兰,西班牙与英国曾经的衰落,很大原因,是因为其母体与海外殖民地之间,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矛盾。以西班牙为例,其16世纪鼎盛时期,殖民势力范围遍及欧、美、非、亚四大洲。

但是在西班牙本土,各种奢侈品消费兴盛,制造业等实体经济日益萎缩,英国、法国、荷兰的加工业占领了西班牙国内和殖民地的市场。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击败。由于母体经济的残缺,西班牙国内经济缺少自我调整能力,其海外殖民地或独立建国,或被新起帝国侵吞,西班牙从此一蹶不振,最终被英国取代了霸主地位。

英国的衰落过程与此类似,持续两个多世纪成为世界霸主之后,英国本土的工业,也日益空心化,金融等高利润行业,才是本土商人热衷的事情,随着法国,德国、美国,乃至后来的日本和俄罗斯均逐步进入现代国家行列之后,英国的世界工厂地位的惟我独尊地位逐步被打破,在一战和二战之后,英国对于海外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削弱,此前依靠海外资源掠夺的优势几乎荡然无存;英国也由此衰落。

但是,当今的美国,与西班牙、英国却大为不同。

西班牙与英国在衰落时候日益成为虚体经济,而美国仍然拥有强大的实体经济,美国不仅制造业和服务业发达,在很多后发国家牺牲农业,造成普遍的结构性矛盾时,美国竟然超越中国、印度、埃及等传统农业大国,成为世界第一农业大国。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服务业和新能源、新技术等新兴产业,美国仍然走在世界前面,而且产业结构非常合理;

西班牙与英国过于依赖海外,其经济是外生性增长的,而美国一直是一个内生性的经济体,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国内市场;具有巨大的自我调整能力和抗击风险的能力.

美国与当年的衰落时期的霸主西班牙、英国有巨大的不同,这就是美国能够仍然自我调整更新,维持世界霸主的根源。

日、德为什么不能后来居上?

作为美国之后最强大的日,德两国,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性巨头吗?

不能。

从历史上说,日、德两国是一种缺乏先天禀赋的国家,从来都不具备成为世界一流强国的基础。只能成为次强国。

德国与法国、英国的战争,除了争霸欧洲之外,更主要是争夺对于殖民地的控制权,而其本源,仍然在于无法解决国内危机。其国内战略调整能力差,一旦发生经济危机,只能依靠掠夺外部资源来解决。所以,德国只能依靠闪电战打垮欧洲一些小国,一旦碰到前苏联这样的真正巨头,则不可避免失败。

日本同样如此,作为一个岛国,其先天禀赋有限,日本侵华,在某种意义上说,正说明日本经济强盛的脆弱性,只有依靠中国的资源,方可立足未来,,很多当年侵华的日本高级军官和政府官员,在对华战争之时,既骄傲自大,更有隐藏于内心的恐惧,在某种意义上说,征服中国是日本无可选择的必然之路。但是,既然历史没有给予日本这个机会,在未来,日本是一个会被日益边缘化的国家。日本的崛起,只不过是得宜中日之间现代化的时间差,在中国尚处于中世纪乃至半封建社会时,已经脱亚入欧的日本,对于中国有一个体制上的比较优势。日本失去了征服中国的机会,即等于失去成为世界一流强国的永久机会。

而其实,早在100多年前,就有日本人洞察到其未来宿命。而民国时期富有远见的中国人,如国民党的蒋百里等人,正在此基础上,预见到中日之间经过持久战后,日本必然失败。

同时,日本和德国的崛起,某种意义上具有依附性。二战后两国均由美国占领和完成现代化改造,其残余的封建制度,被逐步扫清。美国逐步将其培养成卫星国,他们共同的特性是:高素质的国民及由此造就的丰富人力资源、贫乏的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可以纳入美国的体系,而不太可能成为独立的不可控的经济体。与美国经济的巨大互补性,是日本、德国迅速崛的重要原因,台湾、韩国某种意义上也是走的这条路。

先天的缺陷,使日德缺少成为世界强国的基础。纵使美国衰落,日德也无能力取代,新的霸主诞生之后,日德仍然只能成为未来主流经济体的互补性力量,这是日德等类国家的宿命。

均势竞争使新兴国家无法成为中心

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之中,关于新兴国家兴起,并逐步取代传统强国的假设,已经普遍流行。

《全球通史》的作者,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理阿诺斯曾提出了一个广为流传的“遏止领先”法则:在转变时期起先最发达和最成功的社会要改变和保持其领先地位将是最困难的。相反,落后和较不成功的社会则可能更能适应变化,并在转变中逐渐处于领先地位。

虽然遏止领先假说被普遍接受,但是,这个假说,存在着一个前提,即起先最发达的社会已经彻底腐朽,失去其调整能力,而相对落后地区能够产生新的,完全不同的文明。

几大新兴国家保持目前的增长势头,要追上美国,尚且需要数十年时间。更何况“月亮走,我也走”,在新兴市场逐步发展的同时,美国也在同步发展,仍然具有强大的自我调整能力,远未到日落西山的时候。

同时,众多新兴国家,都存在着自身的重大缺陷,这些缺陷,将在未来几十年内,阻滞其追赶既有强国的步伐。在金砖四国之中,俄罗斯资源丰富,休克疗法之后,已经完成了社会转轨,但是,俄罗斯人口总量继续下降,劳动力储备严重不足将会制约其经济的发展;巴西的能源不足,长期依赖进口,并且国内贫富悬殊巨大,社会结构极不合理;印度未来人口资源丰富,但是其种姓制度根深蒂固,同时,基础设施与工业落后,需要长时间的弥补;墨西哥与南非,越南等,目前均只是地区性强国,尚且不具备成为全球未来一极的实力。中国贫富分化严重,资源缺乏,且人口倒置,未来成为老人之国,活力不再。

更值得注意的是,未来的新兴国家的崛起,不仅面临着与美国等传统强国的竞争,也面临着新兴国家之间的竞争。俄罗斯希望能够重振大国雄风,恢复全苏联类似的地位,巴西则要从一个“未来永远在未来”的国家,成为一个“今日之国”,而,印度,则一直宣称要成为未来的亚洲世纪的主角。

新兴国家的群体崛起,反容易出现均势竞争的格局。难以有某一家远远超越众人,一枝独秀,直追美国。

在未来时代,无论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还是传统工业强国,都难以产生如当今美国这样的超级强国,在资源与市场领域竞争的日益激烈,将使各种崛起力量分化。新兴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将成为未来经济中重要的一级,但是无法产生一个独立的、成为全球经济中心的大国。

知雄守雌,为天下溪

美国的强大,不仅在于站立山颠,执天下之大象。更在于沉潜于山谷,虚心汇聚天下资源。

在某种意义上说,美国的强盛,得宜于全球化与“后暴力时代”,它有两大特征。

其一是,与古罗马与近现代的西班牙、英国动用军队地他国的征服不同。美国更多是借助全球化的进程,通过跨国公司进行网状的资源整合,在这里,看不到政府与军队的影子,而是以个体的企业为具体的资源整合的主体。而这种跨国企业,其业务分散在全球,其对于全球的资源利用,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也是分散的。如IBM,其研发中心设在印度,利用印度的人力资源,其采购中心部分设在中国;而在全球数十个国家,都有销售网络;而从一九六七年,麦当劳在加拿大开第一家国外分店开始,其在全球一百个国家共拥有分店超过三万家。

这种资源利用和经济扩张的方式,使美国的影响既随全球化扩展,又不会遭遇到具体的挑战。这与传统的帝国遭遇到殖民地的抵抗即土崩瓦解有天壤之别。这种渗透是无形的,而且是分散的。其主体是跨国企业,而非国家。美国的航空母舰暂时开不到的地方,麦当劳和可口可乐早就到了,这是以前的世界性霸主无法比拟的。

其二是,与传统的通过武力掠夺占领资源不同的是,美国更多的体现了现代性。主要通过自由交易和互惠互利的原则,来获得外部资源。

与历史上最强盛的任何帝国都不同的是,美国的强盛,并没有建立在外部的扩张之上。无论是古代的罗马帝国,还是近现代的西班牙与英国的资源依靠武力掠夺,所以一旦武力失败,也失去其资源控制能力。

而美国是一个富有雄才大略的国家,其从100多年前开始,即提出极度富有远见的“门户开放”政策,以贸易和交换为主要的资源获取渠道,其海外虽有驻军,却基本没有殖民地。

这种以为交易和互惠而非控制与武力略夺的新的交往方式,使美国获得了更为久远的利益。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在某种意义上说,美国即为天下溪。它对于全球资源的控制,并非建立在暴力掠夺上,而建立在成为全球资源自由交流的中枢之上。通过为天下之溪,会聚全球性的资源。美国作为一个新兴国家,其吸收全球资源的能力非常强大,电影《功夫熊猫》创造了票房纪录。事实上,熊猫文化的发祥地中国,却由于种种思想管制,导致国人想象力的缺乏和人文精神的枯竭,为什么是美国人而非中国人拍出《功夫熊猫》?此种深意,令人反思。

美国的对于全球的资源控制能力,更多通过跨国公司体现。在金融领域,美国的十大银行,其投资遍及世界各地,在中国,很多知名的新兴公司,背后都有美国大银行的背影,蒙牛背后的摩根,无锡尚德背后的高盛等。在基础资源领域,美国的埃索、美俘等,控制了全球石油的流动。在大众产业领域,微软,IBM、可口可乐、麦当劳、福特汽车、通用汽车等,风靡全球。甚至在下游产业链,沃尔码成为全球数十万家供应商的销售商,以及全球上亿消费者的提供商。而美国,则似乎是一个扩大化的沃尔码:它本身并不拥有更多资源,但是,却是各种资源的聚汇之地。

在全球500强中,美国企业约占一半,而在全球化浪潮中,市场自由度的加强,使这些世界性巨头全球性资源整合能力日益增强。

上帝,国家,可乐

美国的强盛,不仅仅在与器物文明,更在于制度文明。

有一本书,叫做《上帝,国家,可乐》,在国家与企业的背后,还有上帝的影子。而上帝,则更多的是一种价值观与文化的象征。正如哈佛大学诺伊(JosephNye)所言,美国的强盛,不仅在于硬实力,也在于软实力。

在商业领域,美国亦仍为全球之王者,在商业文化,商业环境与具体的企业治理领域,均领先于全球。

知名商业杂志《财富》有两个知名的排行榜,一个是《财富》全球500强排名,一个是全球最受尊敬的企业。耐人寻味的是,最受尊敬的企业名单,与全球500强的名单,竟然有非常大的重叠。在2008年全球最受尊敬的十大企业苹果,伯克希尔哈撒韦,通用电气,Google,丰田汽车,联邦快递等,全部都在全球500强之列。

以“义”为主的最受尊敬的企业,与以“利”为主的全球500强的惊人重叠,似乎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视角。

一个企业要赢得全球性的尊敬,在企业责任,道德伦理,社会公益,造福公众等方面,都需要作出表率。美国商业巨头能够突破国家限制,被广泛地接受和推崇,就在于它们身上,体现了一种通用的,普世的,主流的道德与价值观。正如伟大企业家,福特企业的创始人老福特所言,伟大的企业不仅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还应该让身边的社会更加美好。商业必须“流着道德的血液。”

同时,美国不仅是世界上最为庞大的经济体,也是世界上最为自由的经济体。黑人奥巴马,也可以成为当今的美国总统。美国显示了强大的包容能力和无与伦比的自由精神。美国建成了自由开放的帝国主义(LiberalImperialism),这正是英法称霸世界时,因自囿於欧洲传统的傲慢优越、无法转型而没落的原因。亦是东亚等富有威权主义传统的国家无法达到的彼岸。美国将现代商业精神发扬光大。

这种自由的经济体,提供了良好的商业环境,在美国注册的外国公司,当为全球之冠。我们所熟知的很多所谓“中国公司”,很多就是在美国注册,当很多出自美国的跨国公司在国内市场和全球自由发展时,很多中国公司,却仍然在国有企业的夹缝中求生存,躲避权力的伤害。而当中国出现三聚氰胺危机的时候,美国早在100多前的牛奶危机之后,就已经就食品安全立法。经过上时间的商业社会的演变与进化,美国拥有比较完善的商业法则与商业环境,这也是其一大优势。

而在具体的企业层面,很多崛起于美国的商业巨头,能够成为全球性企业的楷模,亦体现了在微观运营层面,这些企业处于领先地位。

美国公司股东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体现出美国文化的某些特点。追求民主与自由成为美国的一个重要社会根基。全民投资几乎成为美国社会追求平等与民主的文化缩影。

在美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最大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一般低于5%。充分的股权流动性、全民投资与严格的监管等特点,让美国投资者得以在市场原则下自由选择投资机会,充裕的资本优势让美国公司得以不断扩大投资规模,并积极拓展全球经营,提高全球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美国式公司强调公司治理、股东利益至上等理念备受推崇。

自我革命的国家才有希望  

李克强云,改革是最大的红利。

在亚洲,日本亦是靠改革而腾飞。19世纪后期,日本搞明治维新,中国人嘲笑日本是小国,不愿学革新。后来日本崛起,击败了老大帝国的中国。而在二战之后,日本更尽兴了全面改革,彻底扫清了封建残余,打击财阀实力,推行现代文明,由此实现了二次腾飞。值得警惕的是,在”五不搞“的与语境下,中国纵使可以不学西方,但是,新兴的社会主义兄弟国家越南,其改革轰轰烈烈,总书记差额竞选,国会直选,官员财产公示等,均走在中国前面。中国仍然象当初不学日本一样,傲慢愚蠢地嘲笑越南是小国,连越南都不肯学。

美国能够强盛200年,并且至今不衰,就与其强大的自我内部革新能力有关。19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与奴隶制的矛盾,美国通过南北战争,涤荡了污秽,扫清了发展道路,遂一跃为世界第一强国;在二战之后,美国通过马丁?路德?金发起的民权运动,完成了对自我的又一次清算与革新,而经历9?11的事件十年之后,美国在纽约世贸的废墟上建立了9?11清真寺,族群融合与信仰的宽容,成为美国社会反思后的共识。

未来中国要赶超美国,最大的希望,并非在于硬实力,仅仅在经济总量上超越,更重要的是软实力,在制度和文化领域,不停改革,涅槃而后新生。事实上,中国一百多年来,骨子里一直没有超过张之洞。“中国特色”的借口,其核心仍然是“中学为体”,只不过不愿意改革的既得利益者换了块招牌。而在政治领域,更需要实现民进官退,还权于民,将权力的恶兽锁紧笼子。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网易博客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