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听”字天生意味孝顺听从

 2012-11-30 14:0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之正体字为聽。聽从耳,从王,从十,从四,从一,从心。字形较复杂,由六个单字或笔画组成。聽是人的一种重要本能,正常人都有聽觉,而且聽觉之发育早于视觉与触觉。人呱呱坠地,先是婴儿哭叫给父母听,然后是父母说教给婴儿聽,达成两辈之间的亲切交流。

甲骨文之聽大多像一口两耳,口耳相向。由于人出生之后首先听父亲、母亲的话,所以聽字一造出来就附带了孝顺、听从的意思。

值得研究的是,隶变之后的聽的构成特点。

先考察左半边。耳朵是听觉器官,充当第一画理所当然。接着出现的是王。王者,贯穿天地人者也。耳下之王意味着

 (一)耳朵可以听到天籁之声、地籁之声、人籁之声(三籁合为王);

 (二)耳朵为人的感觉之王,在各种感官中首先起重要作用;

 (三)耳朵之听力乃是父母所赐(古代,王有“父母”的意思)。

再考察右半边。十四极言数目之多,分而言之,“十”表示玉之十种美德——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四”表示四教——文、行、忠、信。下边一横为天,最下边是一个心字。右半边昭示的意思是:用心体会天所昭示的十种品德、认真实行四种教育,以成为君子。

古代,王、玉相通,所以才有上述的解释。

“聽”的右半边恰巧也是“德”的右半边,这样就点破了聽的本质:王道的传播要借助于耳朵,内圣外王的修养也要借助于耳朵,在这个意义上,德是用耳朵修出来的。这就与問字挂上了钩,孔子的学问是问出来的,他“入太庙,每事问”,当然光问不成,关键是要认真聽。耳力好谓之聪,眼力佳谓之明,正所谓聪明者。每一个人都长着两只耳朵,道德与智力差别却在云泥之间。究其原因,耳未尽其用,难脱其咎也。

聽中埋藏着大学问。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偏听偏信者听得越多越糊涂,还不如少听或不听。耳不闻,心不乱,就算未有所得,至少未受谣言蛊惑,干净的耳朵早晚能够听到天籁之音,圣人之音。

来源:北京青年报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