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截图)
我的两个孩子,从三四岁跟着我们学音乐。大女儿小学就念音乐班,其中一年半读普通班,小女儿从国中起就不再读音乐班了。最初,是孩子自己想学音乐的,在我严格的要求下,她们吃了不少苦头;每当我问:“要不要放弃?”她们总是说:“都已经被爸爸处罚那么多次,打死也不放弃!”
磨练孩子有目的 音乐学习是手段
每天,她们除了有一个多小时必须练琴外,其余时间都完全自由的。透过学习音乐,我锻练孩子的意志力、专注力、抗压性,希望她们能对某种特定事物有深入且持续的追求,以便增加日后看事情的深度。这跟学校功课完全无关,是为了将来进入社会预做准备;我希望孩子在不合理、不能完全自主的环境下,能够适应,可以安然过关。我承认,这种“期望孩子成为卓越的人”参杂了精英思想。
当年我基于志趣学习音乐,孩子则因为出生在充满音乐的家庭,容易喜爱音乐。不过,纵然她们都念音乐班,但我和太太不认为孩子就一定得走音乐这条路;中学阶段,她们还会接触不同的新学科,发展出兴趣。
她们一进小学,我们夫妻就打定主意,务必协助孩子找到志趣,让她们能循着自己的志趣走出独立自主的人生,而不是盲目的考高分、争排名、上名校、念热门科系。纵然我们心里期望孩子卓越,但毕竟最终是希望她们拥有幸福人生,所以决定让孩子继续享有自主权;因为只有自己作主的人生,才可能感受到幸福。
孩子幼小时,我们也许有比较的心态,但这种心态是可以察觉,逐渐导正的,只要父母愿意承诺孩子“功课跟得上就好”,说到做到,她们的心念也会转变,如此一来,孩子上学的压力也减少很多。
只要孩子喜欢上学,学习态度正确,就会从找到人生志趣。那天起,清楚知道如何自当前的教育环境中撷取有益的资源,集中能量去学习她们的专业。
扬弃精英思想 建立健康亲子关系
我到巴黎生活后,整个生命安静下来,才有机会进一步反思。
以前,我期待大女儿念巴黎高等音乐院,最好可以赢得国际大赛首奖,将来回台湾,我有面子,她也能平步青云。这全是精英主义的遗毒。
在巴黎,很多拥有很好社会资源的父母,他们鼓励孩子、祝福孩子,却不用手中的资源帮他们;孩子也没想过要从父母身上得到好处。这样的亲子关系是健康的,孩子的人生会很有尊严,可以和父母平起平坐,哪怕父母是大师级人物。
我从年轻时,就梦想成为一个有才情的传奇人物。直到四十岁,才真的做出明智的决定,并告诉家人,也劝自己:“从今以后,要彻底扬弃精英主义,连一点余毒都不要残留在思想里。”
我告诉十六岁的大女儿,一旦她能经济独立,就获得了尊严;因为爸爸不能再用金钱影响、控制她,也不能藉由她来完成自己的梦想或弥补缺憾。
我坚决相信,在这种教育观念下长大的孩子,最终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因为父母给他的尊重不是口号。女儿们进入青春期后,人生就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会帮忙分析利弊,却不会要她们非得怎么做才行;她们都知道爸妈基于爱讲一些话,只是在指引,她们照样可以继续做自己想做的事。一旦当孩子觉得要朝人生志愿启动了,就没有停下来犹豫,也不需要任何提醒。
一个自主的人之所以感到幸福,在于不管他未来际遇如何,都不会怀疑当初的选择;无论结果如何,都不会后悔,正面看待自己在人生交叉路口所做的任何判断。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