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债”畸高成为中国人生活负担
人情往来本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是促进交流、加深社会凝聚力的手段。然而,礼尚往来却日益畸化为庞大的“人情债”,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大负担。
有数据显示,中国户均“人情支出”(节假日和红白喜事支出)在家庭总收入中的占比高达7.9%;农村家庭的“人情支出”更高达11.4%。
或许对富人而言,一次大手笔的“人情消费”也许等同于添置一块瑞士手表或是一套名牌西服——是“身份的象征”。但对中国穷困家庭而言,“人情消费”可以称得上是辛酸的“血泪债”了。调查显示,收入水平处于最低25%的城市家庭的“人情支出”占总收入的比例高达45.1%。是什么驱使人们即使入不敷出也要去付“份子钱”呢?
答案也许很显然。人情债,还了,也许饿肚子;不还,下场更糟糕。违反了规定的风俗习惯也许会受到严厉的制裁,社交孤立是一方面,舆论压力更是难以承受之重。
即便是目前可以做到“遗世而独立”,待到家中子女即将成家立业之时,也不得不重新进入社会关系网络。普林斯顿经济学家认为,婚姻市场的竞争在处于收入低的家庭之间尤其激烈。低收入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在婚姻市场上的竞争力很大程度取决于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誉。为了营造好的口碑,维护与邻里 乡亲的关系,从而将来为子女谋求好的配偶,这部分家庭不得不咬紧牙关支付高额的人情费用。
所以,再穷也要咬咬牙出了该出的份子钱,不出的话,邻里取笑,乡亲指责;不出的话,儿子娶不上媳妇,女儿出不去闺阁。人情贵吗?再贵也要给,砸锅卖铁也要给。有些偏远地区的农民甚至卖牛卖地来支付“份子钱”,想必也是被人情“绑架”了。人情贵,债难还。
对穷人而言,“人情支出”的逻辑背后隐藏着更为畸形的消费陋习。铺张的红白喜事推高了家庭的“人情支出”;因为怕收不回来,家庭便想尽办法以各种名义摆酒设宴,更加铺张。人情消费和铺张之风水涨船高,带来的是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一方面,这部分本可以用于生产的资源被用于扭曲的炫耀性消费,是经济发展和社会 福利的极大损失;另一方面,日益膨胀的“人情消费”和婚丧嫁娶规模使得低收入家庭苦不堪言。
传统习俗如果已经病入膏肓,或许就到了该被摒弃的终时候了。或许我们该找到新的交往模式,而不是依靠扭曲的消费行为苦苦支撑,因为人与人交往并不需要金钱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