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君子之交淡如水

中国自古对朋友关系重视。所以把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上到下为:天地君亲师友,即排在第七位。

“解放前”“解放”初期,把“朋友”也作为社会关系的一项。在调查某个人历史问题及现行问题时,也会去到这人的“好朋友”那里去了解。但后来逐渐把好朋友这一项从社会关系中剔除出去了。这也说,中国人已把“朋友”关系看淡了,而至今“朋友”也只是从自己利益出发而互相利用而已,真正不为利益所动的知心朋友则愈来愈少。

讲到“朋友”,中国古人重视的是关系密切,互相深度了解的好朋友。因而出现了许多描述“好朋友”的代名词:如知己、知交、知心、知音、忘年之交等名词。另外为了更加强调朋友之间的关系,就出现了 二朋友或数朋友结拜为兄弟或姐妹,这就是他(她)们结为异姓弟兄,即所谓“八拜之交”“共结金兰”等的关系。

中国民间流传最广妇孺皆知的结拜兄弟,就是三国时的刘备、关羽和张飞的桃园三结义。他誓愿“不能同日生,但愿同日死”。他们的义薄云天的故事,感动着一代一代的中国人。他们之间首先是道义结合,再是政治结合、以生死来实现他们间的“患难与共,互相扶持的金兰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的管鲍之交流传最广。齐国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一个叫管仲;另外一个叫鲍叔牙。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投资的,可是,当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拿的比鲍叔牙还多。鲍叔牙的仆人看了就说:“这个管仲真奇怪,本钱拿的比我们主人少,分钱的时候却拿的比我们主人还多!”,鲍叔牙却对仆人说:“不可以这么说!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没有关系的。”后来鲍叔牙又举荐管仲当齐国宰相。

伯牙绝弦,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俞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万分,认为知音已死,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破琴绝弦”,终生不再弹琴了。

从李白与杜甫在古都洛阳千古一遇,诗仙与诗圣,到二人在东鲁大地上的联袂畅游,直至两位大师的离别永诀,相识已是太晚,分别又是那么匆忙。此后李白与杜甫没能再次聚首,但两人均留下了不少彼此思念的诗歌。

如杜甫诗:“梦李白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他们之间知音相逢,成为古今多少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精神之梦。

中国古代在文人之间以诗酬唱,已是成为佳话。但更多的是:有朝之日故友能再度重逢,这时可以促膝长谈,可以“共剪西窗烛”,这对文人来说也是一大幸事。

中国古人总是把距离的遥远不能隔开知交之间疏远之情来称颂。初唐诗人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同样张九龄的“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早已成为千古绝唱。

在古代中国社会,结拜之交,不仅是朋友之间友谊的深化,并也是有社会法律效应的。

因此一人犯罪,其结拜兄弟也可以以亲属身份给予辩护。如果一男一女如己结为结拜兄妹,再也不能结婚,否则就是违法,就是沾染社会风气。法律认为,二人虽无血缘关系,但已结为兄妹,就是一家人了,当然就不能谈婚论嫁了。这最好的例子即如“西厢记”里的张生与崔莺莺,崔家有权有势,朝中大官;张生是普通人家,崔妈自然不愿将女儿嫁给张生,但后来崔家遇难,崔妈提出:谁能解救崔家之难,就将女儿嫁给谁;后来张生成功解救后,见崔妈,崔妈要他们以兄妹相称,张生则不从,因为他叫莺莺一声“妹妹”,就表明他们是兄妹关系了,就不能结婚了。

有诗“一双冷眼看主人,满腔热血酬知己”这说明我们的古人对待一般朋友和引为知己关系的朋友差别很大,一个人可以为“知己”抛弃一切,甚至生命,即“士为知己者死”

中国古人对相知甚深的朋友之间讲一个“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意思绝不是把知己朋友看成如一杯茶水一样无所谓的,而是他们之间的交往是纯洁高尚,绝非利益所致,互相之间表达友情,不是以赠送物质多少,贵贱来表达,而是一颗心来示意自己的“珍重”。如南北朝陆凯在(赠范晔)一诗中 “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陆凯率兵南征度梅岭。他在戎马倥偬中登上梅岭,正值梅花怒放,立马于梅花丛中,回首北望,想起了陇头好友范哗,又正好碰上北去的驿使,就出现了折梅赋诗赠友人的一幕。他那“虽统军众,手不释书”的儒将风度跃然出现在读者眼前。

简朴中道出了真挚的友情,平淡中显出了高雅的意境。“一枝春”作为梅花的象征,向人们预示着美好的春天即将来临,祝愿人们的美好祈望定能实现。范晔被陆凯这种一身清白、忠心爱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精神所感动,潸然泪下。

在现在中国这“金钱至上,物质至上”的“拜金教”社会里,人们眼睛里看到的都是实实在在看得到的物质上的东西。一般人也以物质贵贱、多少来表示关系深厚程度,东西送少了,人家也要“挑礼”,送东西一定与你的身份与对方的关系相适应,这已成为大家普遍认同的“公共准则”了。

 

亲戚朋友之间的来往的密切程度也以双方利益相关的程度而定,不少早已撕开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而取而代之是冷冰冰的现实利益的人际关系了。

中国古人的“知己之交淡如水”的高尚,纯洁无所求的友谊早已只能到中国古书堆里去寻找了。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张成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