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片/看中国配图)
多数人习惯用文字来思考,脑中运转的是文字、句子构成的逻辑。在讨论事情时,我们习惯用文字来沟通;在描述事件时,也用文字来记录。学校里教导我们的,大多是文字思维。
但是,具创造力的人有很强的图象思考能力。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Shelley Carson根据最新的脑部显影研究指出,具有创意的人习惯用图象来想象。他们脑中显现的是图形,而且可以恣意的在心中重新组合、挪动这些图形,直到找到理想的方式展现为止。
透过巧妙的教学法,其实每个人的想象力都可以被开发出来。
心中显现图象 再动手创造
在着手创作前,艺术家都能在心中勾勒出想象的图象,再将图象动手画或做出来,这就是创造必经的历程。
除了艺术家以外,伟大的发明家也有能力将想创造的物品呈现出来,并以心中的蓝图做基本架构与创作的起始。例如,达文西想发明飞机,他必须先在心中想象飞机可能的样子,再动手画出来。
同样的,优秀的建筑师也必须能够将心中的设计蓝图画出来,他的工作团队才有办法理解,并思考如何落实,运用各种建筑材料与技术,造出建筑师心中理想的建筑物。
不断练习 有助于建立视觉图象
视觉想象在日常生活中也都用得到。
比如想重新布置客厅前,脑海中可以先映现客厅目前的景象,然后再试着加入各种想象,如变换沙发、茶几的颜色,或墙壁上了其它颜色的油漆。其实这类在心中的运思,就是视觉图象的练习。
自我影像的建立 左右生命历程
除了设计、发想的酝酿外,视觉想象的脑部运作,与人们自我认知(自我影像)的运作,有密切的关系。
就像有人认为自己很聪明、灵巧、讨人喜欢,这是正面的自我影像;有人却认为自己很迟钝、不够聪慧、人缘不好,这就是负面的自我影像。在这些自我认知中,有些可能是事实,有些却不是,而是在概念中认为自己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在心中“画出来”的自我影像(self-image),对个人生命有决定性的影响,左右着人们的每个选择,影响如何与人沟通,做决定,面对问题,解决难题。
正面的自我影像让人有乐观的想法,愿意尝试新事物;如果遇到挫折、困难,会认为挫折是短暂的,只要想到方法,就可以让事情变得简单。
抱持负面自我影像的人,容易长期处在忧伤、懊恼的情绪中;如果遇到困难,不会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只会认定自己永远无法脱困,而持续沉浸在沮丧、忧虑的痛苦中。
正面的自我认知 赐予创造的勇气
自我影像的建立,主要在童年时期父母与老师对我们的评价与态度。如果父母认为孩子可爱,在概念中他就会自认是值得被爱护的人。如果父母老是挑剔孩子什么都做不好,认为他迟钝,长期下来,孩子自然会相信自己什么都做不好。
当许多人取笑毕卡索的立体派作品时,毕卡索清楚知道,他的创作手法将带来绘画史上的革新。当贾伯斯的工作团队告诉他,他心中理想的手机功能太复杂,不可能被设计出来时,他信心满满的知道:这构想绝对可以达成,眼下需要做的只是为自己的团队架构出明确的解决方法。
在创造过程中,图象想象能力、正面的自我认知(影像),是很重要的脑部机制。然而,图象想象能力可以经由持续练习艺术创作来培养,但是正面的自我认知必须靠家长、老师在与孩子的对应中,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只要孩子相信自己有创作能力与才华,就会有足够的勇气,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来源: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