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国经济表现并未比想象中更差,中国股市在前三个半月的表现却令人失望,几乎“熊”霸亚太区;即使放在全球来比较,其表现也仅仅好于一些深受欧债问题困扰的国家。
上证指数在2012年初低见2130点,但在市场对货币政策、楼市调控有可能松绑的憧憬中,在3月中创下2470点收市最高点;同期H股也从年初的10000点拉到了将近12000点。
随着中央一再重申宏观调控政策和房地产调控政策不会放松,中国股重拾跌势。尤其在最近,显示中国经济放缓的数据连续出台,加剧了市场信心变冷,导致股市连续大跌,H股在一个月内跌了1000点。
我们认为,市场如此表现,是因宏观调控未实质放松、上市公司业绩不断令人失望,甚至“地雷”频现,这次经济周期的底部正面临着不断后推的风险。
回顾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历程,2007年到2008年是本轮大周期之顶,之后一路调整, 2009年的“4万亿”投资给调整带来了一个小高潮,而实际作用极坏,把后面的调整推向更痛苦、更长期、更艰难的道路。现在,中国经济仍然在调整的中途。
很多人认为,2012年一季度是这次调整的底部,二季度就能回到上升轨道中。我们认为这种判断太过乐观,最快也要等到2012年三季度才有可能出现技术性反弹,而未必是一个新上升周期的开始。
一季度存贷款情况已令人深切感受到需求不足、经济不振。1月和2月持续新增贷款少于8000亿元,虽然3月新增贷款令人惊讶地冲上了1万亿元,但可持续性堪疑。
首先,3月的存款几乎都是在最后一周赶出来的, 工、农、中、建四大行前三个星期一般性存款才增加1000亿元,到月底居然涨到了1.9万亿元。其中居民存款增加较多,新增企业存款较上一个月还有所下降,这说明银行利用理财产品在月末、季末大幅度调整存款的做法,在2012年毫无收敛。在这种情况下,3月底新增的存款在4月定会大批回流到理财产品中去。随着存款的流出,4月的新增贷款必然受到极大压力。
其次,对贷款的细分可以看出实际经济的有效需求很弱。3月的贷款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票据,在2月新增票据上升1100亿元之后,3月又增了将近1400亿元,显示银行在缺乏有效需求的情况下,冲贴现来占额度。
新增对公贷款仍以短期为主,中长期贷款不足1800亿元,比2月还少。整个一季度,中长期公司贷款只增加了5900亿元,而去年同期这项新增贷款将近1.1万亿元。中长期公司贷款占比不到30%,去年同期则在将近50%。据了解,工、农、中、建四大行占3月新增贷款的比例只在30%左右,这意味着传统贷款大户即大中型国企的需求很弱。平台贷款虽然基本上都会得到展期,但大幅度增加的可能性几乎是零。即使地方政府有需求,银行也大概没这个胆子。
当然,随着天气转暖,一些搁置的工程会开工,特别是一些“铁公基”项目,带动中长期贷款的需求出现一定回升。但这些项目对整个经济的拉动是无法和房地产行业相比的,带来的有效需求的回升也是有限的。
归根结底,经济的景气度最后还是要落到外贸和房地产行业上。今年的外贸在国际大环境不太景气的情况下,应无大指望。房地产行业在政府不断强调调控坚决不放松的情况下,亦阴晴不定。虽然银行在个人按揭方面已经加大优惠力度,但是在一批刚需被释放后,后劲勉强。禁购令不取消,房价将继续维持下滑趋势,使得今年四五月房地产的小阳春充满了不明朗因素。
经济仍在探底的过程之中,低点已几次后移,拐点的出现言之过早。有效需求尚难恢复,企业盈利不断下行,这样大环境下的股市,震荡是大概率事件。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