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留学生回国后各种不适应,让人哭笑不得(图)

 2012-03-20 14:44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5

1. 语言系统混乱:记得刚回国买地铁票的时候,我站在售票窗口一言不发的看着售票员大概有6秒钟后,好不容易想起来该说什么,脑子里转的全是法语。在法国生活了1年多,习惯了用法语买东西,一时间还真难转过弯来。平时想个问题的时候,脑子里转的却又都是英语,在国外学习和工作的语言都是英文,所以经常和朋友们同事们谈事情的时候难免的也要用英文表达自己,感觉这样会让别人不舒服(可能很多人都想,小样儿,你不就是出了个国么,显摆什么),便努力的抑制住使用其他语言的冲动。于是乎,很多时候,我要在脑子里寻找上半天相应的中文,结果往往吞吞吐吐,词不达意。

2. 总是把价格换算成欧元:都回来多日,买东西的时候还总是习惯把价格换算成欧元,一瓶康师傅酸梅汤只要3毛钱,打一次车起价才要1欧元(比在国外坐公交还要便宜),去家乐福的时候最开心了,买啊买啊买好多才要十几欧元。

3. 总是想把餐具擦干:不知道欧洲人怎么想到的,餐具洗完之后都要用布擦干净,很麻烦,但是感觉很好。于是自己也慢慢养成了擦餐具的习惯,不过到处也买不到擦餐具的布,我也只好让我的盘儿啊碗儿啊自己晾干好了。

4.总是嫌餐厅太吵,城市太挤:似乎每家餐厅里都会有几个人可以旁若无人的大声讲话,或是劝酒的,或是大笑的,或是感慨人生的,或是彼此恭维的,或是抱怨家常的。不管你坐在哪个角落里都可以分享到他们的谈话,以至于餐厅里的其他人不得不也扯着嗓子说话,对面的朋友才能听见你说了什么。在北京,不管你到哪里,你面前都是一堆人的后脑勺,地铁、公交车和商场是最让人心烦的地方,你被挤被撞都是不可缺少的经历,如果没有人跟你说对不起,你也丝毫不必动肝火,谁让我们都生活在这个拥挤的城市里。吵闹和拥挤是否是北京繁荣发达的脚注呢?怀念欧洲餐厅里嗡嗡的谈话声和细碎的餐具的声音,永远有座位的公交车,抬头就可以望见的连绵的雪山,没有几个人的公园也没有任何雕琢的痕迹,宽敞舒适的火车车厢里还有很多座位是空着的。

5. 过路口的时候不看车:去过欧洲的几个国家,车辆在遇见行人的时候都会主动停下,因为司机认为行人是弱势,容易受到伤害。这种现象在中小城市更明显,即使你闯红灯了,司机也会很耐心的让你先过(不过不要尝试在巴黎闯红灯。)所以,听说一位朋友回国不到一个月就被车撞进了医院,我一点儿都不觉得稀奇。北京车多人多,自己还是努力学乖一点儿。

来源:加拿大留学微吧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