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即洗头,浴为洗澡。在古代,沐浴却常常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古人凡遇到庆典、祭祀等重大事件时都要“斋戒沐浴”。《论语》说“孔子沐浴而朝”,说明这位儒家始祖朝见君王都是要沐浴的。《礼记》中也记载了周天子每天要洗头洗手的记载,除三顿饭洗手外,早朝、晚朝时也都洗手。
古人除了在祭神、朝拜、尽孝等重要时刻必须沐浴之外,其他时候的自行洗浴则主要是为了讲究卫生、除秽治病。周朝时期的“衅浴”,就是人们用草药熬水治疗疔疡的一种沐浴方法。以后的三月上巳节、五月端午节,人们都要采集草药煎水沐浴,防治疾病。
古代的浴池起初只是设在王宫、寺庙和馆驿之中,专供帝王、大臣和僧侣们沐浴之用。现已完整发掘出来的陜西临潼“华清池”,就是唐代皇帝和妃子们游幸时的沐浴之所。到了宋代以后,才开始出现营业性质的浴池。浴池所在之处都挂壶于门,“挂壶”就成了浴池的标志。
那么,古人沐浴是以何物去垢的呢?据资料所载,一是用石头。一些石头含碱,可溶解、去除污垢。南北朝时刘敬叔写的《异苑》一书说:“永康王旷井上有洗石,时见赤气,后有二胡人寄宿,忽求买之”,描述了胡人发现洗石的特殊除垢功能并欣然求买的情景。
二是用皂荚、肥珠子等植物果实捣烂后制成的丸。这两种落叶乔木的果肉中含有胰皂质,将它们的果肉煮熟捣烂,再和上白面及香料等,就做成了皂角、澡豆,可以洗涤去垢。
宋朝沈括所著《梦溪笔谈》中还提到一个关于澡豆的故事。王安石的脸又黑又瘦,仆役们以为主人有病,便请医生诊治。医生给予澡豆说:“没有什么病,叫他经常用澡豆洗洗脸,不要让汗垢堆积太厚了。”
这个故事可能是反对王安石的人蓄意编排的,但宋朝时已普遍使用皂角、澡豆,却由此可见一斑。我们现在使用的“肥皂”一词,即来源于“肥珠子”和“皂荚”的头一个字。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