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即洗頭,浴為洗澡。在古代,沐浴卻常常是人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古人凡遇到慶典、祭祀等重大事件時都要「齋戒沐浴」。《論語》說「孔子沐浴而朝」,說明這位儒家始祖朝見君王都是要沐浴的。《禮記》中也記載了周天子每天要洗頭洗手的記載,除三頓飯洗手外,早朝、晚朝時也都洗手。
古人除了在祭神、朝拜、盡孝等重要時刻必須沐浴之外,其他時候的自行洗浴則主要是為了講究衛生、除穢治病。周朝時期的「釁浴」,就是人們用草藥熬水治療疔瘍的一種沐浴方法。以後的三月上巳節、五月端午節,人們都要採集草藥煎水沐浴,防治疾病。
古代的浴池起初只是設在王宮、寺廟和館驛之中,專供帝王、大臣和僧侶們沐浴之用。現已完整髮掘出來的陜西臨潼「華清池」,就是唐代皇帝和妃子們游幸時的沐浴之所。到了宋代以後,才開始出現營業性質的浴池。浴池所在之處都挂壺於門,「挂壺」就成了浴池的標誌。
那麼,古人沐浴是以何物去垢的呢?據資料所載,一是用石頭。一些石頭含鹼,可溶解、去除污垢。南北朝時劉敬叔寫的《異苑》一書說:「永康王曠井上有洗石,時見赤氣,後有二胡人寄宿,忽求買之」,描述了胡人發現洗石的特殊除垢功能並欣然求買的情景。
二是用皂莢、肥珠子等植物果實搗爛後製成的丸。這兩種落葉喬木的果肉中含有胰皂質,將它們的果肉煮熟搗爛,再和上白面及香料等,就做成了皂角、澡豆,可以洗滌去垢。
宋朝沈括所著《夢溪筆談》中還提到一個關於澡豆的故事。王安石的臉又黑又瘦,僕役們以為主人有病,便請醫生診治。醫生給予澡豆說:「沒有什麼病,叫他經常用澡豆洗洗臉,不要讓汗垢堆積太厚了。」
這個故事可能是反對王安石的人蓄意編排的,但宋朝時已普遍使用皂角、澡豆,卻由此可見一斑。我們現在使用的「肥皂」一詞,即來源於「肥珠子」和「皂莢」的頭一個字。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