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童跨境香港上学致学额紧张一位难求

香港教育局日前公布今年度从大陆内地跨境到香港上学的学童数字,人数首次破万,跨境中、小、幼学生总数近1.3万。其中,幼稚园学生数字急升,由2010/11年度的3786人,大增逾半至今年度的5708人。

壤接深圳的香港北区更是重灾区,除了幼稚园学额已经爆满之外,1月14日开始交表的小学小一统一派位选校,在北区上水的80校网派位中心清晨起已有大量家长排队,当中绝大部分为内地人士。虽然教育局今年首度向跨境童家长发信及安排专人现场辅导,呼吁选择其他地区小学,但多名家长均直言离家太远,不会考虑。而本地家长也对学额被“双非”童占据大感无奈,不满政府未有优先照顾香港家庭需要。所谓的“双非”童,是指父母亲都不是香港居民但在香港出生的儿童。

在派位中心交表的家长,据《文汇报》报道,几乎约8成来自内地,身为少数的香港家长王先生便对“双非”童迫爆区内学校大感无奈,“现在去任何一个政府部门,职员都是(对着内地人)说普通话,孩子就读的幼稚园,亦有很多内地同学”。他指自己是纳税人,政府资源理应优先用在本地家庭,也希望当局能检讨派位机制,不过他亦觉得,香港政府对此根本“无能为力”,故不存厚望。另一香港家长陆女士则期望政府尽快“截龙”,停发出世纸予“双非”婴儿,减低对香港社会的冲击。

北区的幼稚园更有人满之患,原因是教育局2007年推行学券制,不少幼稚园在扣除学券后达至零学费,加上香港学前教育注重英语,吸引内地港人送子女回港就学。根据教育局最新数字,今年跨境的幼稚园学生人数就高达5708人,占总人数44%,更是首次超越跨境小学生人数。

有幼稚园校长透露,因校舍容量问题,区内幼稚园难再负荷更多跨境生,建议当局开放空置小学校舍兴建新学校,纾缓学额不足问题。

大陆人跨境来港滋生的社会问题,除了上述的学额不足之外,还包括大陆孕妇蜂拥来港生产导致香港产房床位不足。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