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恨贪官,我们更恨体制”

【看中国记者张佑宇报导】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部、国家预防腐败局起草的“关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即将下发。该意见中,要求对“廉政风险”较高的职位、领域,加强“重点防控”。众多借由网络发言的民间舆论——中国网民们,对此纷纷表达看法。

最新一期北京《瞭望》新闻周刊披露了这项消息。报导指,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如今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机制建设;从高层的强调看,这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该消息,引起两岸三地媒体关注转载。中央社13日引述《瞭望》报导指,中共中央要求加强廉政风险的“重点防控”,要突出防控的重点对象,把领导干部,尤其是掌握人事权、执法权、司法权、审批权、监督权等权力的领导干部作为重点防控对象。

此外,还要突出重点领域的防控。如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等容易发生腐败现象领域的防控;并且要加强征地拆迁、教育医疗、社会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生产等民生领域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毛昭辉对此表示,目前整个制度的设计还是一种闭环系统,依托于纪检监察机关、党政机关来构建。但社会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内容,在现有廉政风险防范机制体系框架里没有凸显得很清晰。实事求是的说,如果没有外部监督的参与,就容易出现制度的效果不明显,甚至流于形式的情况。

中国监察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廉政建设中心主任李成言则认为“这一步难度是很大的”。他提到,“正确的方向是,什么情况下违法,什么情况下不违法,不能由人说了算。”

据《瞭望》报导,截至目前,全中国31个省(区、市)有21个开始部署廉政风险防控工作、10个在试点,部分机关、国企、金融机构、高校等企事业单位也开始了这项工作。

们不恨贪官,我们更恨体制” 

有关毛昭辉所言的舆论监督、社会监督,众多借由网络发言的民间舆论——中国网民们,对此纷纷表达看法。

有网友表示,防控对象,重点是各级地方党委书记。一言堂现象突出,无人监督,不敢监督;运动只能是一阵风,起不了多大作用。能起根本作用的是制度创新,是公开透明的政府行为和宽松的舆论监督环境。民众关注的是实际行动,而不是口号

也有网友指出根本问题:“毛昭辉说:目前整个制度的设计还是一种闭环系统,依托于纪检监察机关、党政机关来构建。”------揭露体制秘密了。我们说“监督”,说“民权”,说“司法独立”,说了多少年了?有些官员上任初期,也许原本还是好人,是体制让他们变成了贪官污吏。我们不恨贪官,我们更恨体制;口号喊了很多年了,不公开,不透明没人信!

本文留言

作者张佑宇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