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和大学死党约好,要带孩子进行一趟“隐形父母之旅”。
我们从台湾嘉义到云林,从最受孩子欢迎的游乐园开始旅程,接下来经苗栗到新竹,又从桃园到宜兰,最后返回台北,到一○一大楼顶端,再各自回家。这期间,一切都靠大众交通工具,孩子自己背背包,打电话联络住宿,计算开支,还得向人问路;至于三餐,不但孩子说了算,而且有固定金额。这趟旅程共八天七夜,我称它为“隐形父母之旅”。
这点子来自一本杂志。作者写到德国父母带孩子旅行时,父母会刻意让自己“隐形”,但不是真的消失,而是只在一旁辅助,提供部分金钱或意见,但不干预。平日治事严谨的德国人,主张由孩子张罗吃喝玩乐与住行,甚至有人把旅行当成孩子的成长礼物,比如五岁的时候可以自己到柜台check in,七岁时能预订旅馆,八岁能规画旅游路线,十一岁学习自筹旅游基金……全程,父母都处于隐形状态,只给予支持。
意思是说,如果孩子安排全程鬼屋之旅,那就去吧!如果孩子说我们整天都吃甜甜圈,那就一直吃吧!我跟几位家长谈过这个构想,大家都说,那样一来,孩子一定会胡乱安排。我说,依据我的带班经验知道,孩子不会因此乱来,反而会因为受到尊重而展现能力。
那次经验是我班上学生通过一个决定,他们想要整洁比赛拿倒数第二名;他们果真如愿了,不过代价是寒假得返校打扫。有了这个难忘的经验,后来他们几乎都拿前三名。他们说:“千万别再倒数了!”
不过,别以为孩子不会真的来一趟甜甜圈之旅,因为他们平日被约束吃甜食,这下“解放”了!当然是第一天甜甜圈、第二天甜甜圈、第三天甜甜圈、第四天……光在旅游计划书上写甜甜圈就乐疯了!但是别担心,孩子会吃到腻,开始想念米饭,还有胃肠的不适,也会告诉孩子该吃正餐。
我的大学死党曾到德国留学,是个很喜欢尝试的人,听了我的想法后,说:“太棒了!我们来做吧!”于是我和她加上分别就读小一、小三、小六的三个小孩,开始进行一趟隐形父母之旅。
我们在六月底就让孩子开一次说明会,然后各自分工搜寻住宿与景点资讯,再交由最大的六年级姐姐负责制作成旅游手册,标明旅游时间、住宿地点、预计费用,甚至每天设计一张学习单。
我和死党在临出发前,看着这份色彩缤纷、由孩子设计出来的计划书,感动得不得了。尤其是中午炎阳高照时间,有一个行程是安排到台北孔庙广场。我问孩子,是要去祭孔吗?小女儿说不是,是要去那里看麻雀,因为社会课本里的孔庙照片上有好多可爱的麻雀。
整个旅程结束后,我的感想是,这趟隐形父母之旅比父母现身帮孩子打点一切还要工程浩大,但绝对值得一试!
我原本以为德国人对于亲子旅游是抱持比较放松的态度,后来才知道,规画食衣住行育乐是一件非常严谨的大事。它也是教育,只是有更多欢乐的气氛与出状况的机率。
比如读小一的女儿怎么劝都不愿意用手拉行李箱,坚持要背登山大背包才叫旅行。“好,就让你背!只要背得动就好,沿路可没人帮你,因为我们是隐形父母。”比如死党读小三的女儿去柜台check out时,七手八脚的乱成一团,但还是要让她手忙脚乱的完成,因为我们是隐形父母。不过,当我去便利超商拿出一瓶汽水要结帐时,每餐都记帐的大女儿猛盯着我,说:“不要以为你隐形,我就看不到!你今天的额度已经透支了!”这时候我就得自掏腰包了。
今年,我们还要再旅行一次,因为那一路上有说不出的惊奇好玩!而且出游一次,孩子可以回味一整年,话题总是绕着这个主题,直说一年后还要再来一次。你说值不值得呢?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瞧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