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豉油(酱油)呈棕黑色,气味略为刺鼻,但口感与真正豉油相近。
中国黑心食品泛滥成灾!继「头发豉油」后,业内人士透露,中国无良奸商最近研发了用化合物勾兑「化学豉油」,且已在市面出售;有食家亦指曾在本港食肆尝过味道与化学豉油相似的豉油,忧虑化学豉油已流入香港。
本报记者近日获得化学豉油的独门配方,成功利用配方所列的七种化合物和调味料,沟出全无黄豆成分的化学豉油,发现化学豉油的口感和质感,与真豉油很相似,真假难辨。学者警告,化学豉油所用的化合物会释出多种致癌物,包括可令男士患上睾丸癌,长期食用患癌风险极高。
当你以为豉油都是以黄豆发酵制成,那便大错特错。在黑心食品发达的年代,只要将沙糖、精盐、味精、酵母抽取物、水解植物蛋白质、肌苷酸及鸟苷酸,这七种调味料及化合物混合一起,就可制作出「化学豉油」。
味道吸引 具「黏口」效果
记者日前从特别渠道取得化学豉油的独门配方及原材料,交给城市大学生物化学系副教授林汉华进行实验。虽然配方没有列明准确的分量,但林将上述材料混合后,果然制造出呈棕黑色的酱油,室内更弥漫阵阵豉油的香气。林与记者试味后,均惊叹化学豉油不但味道吸引,更有真豉油的「黏口」感觉,只是凑近闻略有刺鼻的气味。
对化学豉油的配方,林逐一拆解。林表示,除了甜、酸、苦、辣、咸五种味道外,日本人更在海带中发现「鲜」味,从而提炼出化学调味剂味精(MSG),因此要为化学豉油「增鲜」,味精是必备成分,「用黄豆生晒的豉油,都会内藏天然嘅味精成分。」
除了味精外,化合物肌苷酸及鸟苷酸(I+G)亦可带出鲜味。这两种于肉类提炼出来的化合物,只需小量就能带出食物鲜味,素有「超级味精」的称号。至于盐分可制造出豉油的咸味,糖分除了带出甜味外,更能带给食者的膨松感,即豉油的「黏口」感觉。
林表示,若只是将味精、盐、糖加水混合成豉油,制成品会「水汪汪」,欠缺天然豉油的浓郁质感,故此这配方特别加入水解植物蛋白质及酵母抽取物,令化学豉油变浓。他说,酵母是生长得很快的细菌,在良好环境下培育出来的酵母可供食用,而酵母亦具味精成分,既可增加鲜味,更因带有黏性可增加假豉油的质感。
冇豆味 一般市民难分辨
不过,林强调,化学豉油虽然能造出真豉油的口感,但配方中的水解植物蛋白质有机会为致癌物。过去曾有发现若以盐酸制造水解过程,会释出致癌物,包括三氯丙二醇(3-MCPD)及1,3二氯丙醇(1,3-DCP)。「1,3二氯丙醇真系会致癌!」林指,世界卫生组织没有列出此化合物的建议摄取量,因该物质对人有害,不可被人类摄取;而三氯丙二醇是另一种具争议性的物质,可令男士患上睾丸癌。
记者将化学豉油交给名厨周中试味,他品尝后谓,化学豉油的质感和真的十分相近,只是没有豆味。他更指,曾在本港尝过同样的味道,「一般人都是试豉油够不够咸,不会留意有无豆味。」
周中直言,若用化学豉油入馔,普通市民一定无法分辨。
中国黑心工场用冲厕水加入化学添加剂制造豉油。
中国食肆被揭发用坑渠油,令人哗然。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极难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