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7点,蓝绿色挖掘机开始清理车头,桥面上的救援人员基本保持观望状态
【看中国记者谢德润综合报导】7月23日,温州动车发生严重追尾事故,在事发后数小时,官方即宣布搜救工作结束,并引导挖掘机等设备进场,开始对受损车厢进行破拆,但救援人员却在挤压最严重的车厢发现了幸存女童小伊伊。
对于官方漠视黄金救援的72小时,罔顾可能还存活的受难者,舆论和民众质疑、挞伐之声四起。
为何放弃救援却发现幸存者?
温州动车追撞数小时后,指挥部宣布事发现场已没有生命迹象,并宣布搜救基本结束,但之后却救回2岁半的女孩伊伊。事后,铁道部发言人称女童的获救是个“奇迹”。4名亲人罹难的受难者家属杨峰难过地说,“如果当时继续抢救,我的妻子或者其他乘客,是不是还有可能生还?”
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分队队长彭碧波说,“这是搜救工作的失误。生命抢救黄金时间是72小时。专业人士认为48小时内存活率最高,24小时内存活率高达90%以上。过72小时,存活率降到20%以下。这次是在极短时间内放弃救援。”
奥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消防与安全技术学院助理教授麻庭光表示,“这么快处理车厢车头,可能是有些东西不想别人知道。”
国内首家注册成功的民间救援队蓝天救援队队长远山称,“现场这么多救援人员,48小时可以完成全面搜索。然而,在宣布搜救结束后,还有女童被发现生还,这体现出搜救不专业,处理得非常仓促。”
生命探测仪不适合追尾事故搜救
24日6时始,官方称生命探测仪可探测到的伤患已基本救出。随后,10辆挖掘机进入现场,并於10时许开始对受损车厢进行破拆。
对此,彭碧波表示,“生命探测仪是在地震环境下,对废墟下的生命进行检测,能探测人体微弱心跳。动车追尾事故中,伤患就在车厢内,在抢救人员眼皮底下,不需要生命探测仪和搜救犬等设备。”
远山也宣称,“生命探测仪并不适合用在此次事故救援中。生命探测仪对周围环境要求非常高,声波探测仪工作时会受到现场自然环境以及交通状况影响,这样使用效果不好,将造成探测偏差。”
远山认为,根据经验,在温州动车事故现场,最好的搜救方式是人找人,“这样能救出更多的人。”他更表示,“目前火车实行实名制,事发之后,抢救人员应该根据名单清点人数,用人去寻找。在狭窄的空间,可以利用搜救犬去搜查,搜救犬的灵敏度要比仪器高很多。”
国内制度先天不足
麻庭光表示,“这次救援的问题,不仅是技术上的问题,还跟国家消防制度设计先天不足有关。国内消防工作是非职业化的,所有消防工作者都是非职业的(或者说临时性的),所有救援工作都是业余的,他们主要是军人或武警,所以他们首先考虑命令的执行。”
对于此次救援衍生的许多问题,引发网民的挞伐。网易重庆市手机网友表示,“整个施救过程就像是让这场事故尽快从发生地消失!”
网易湖北省天门市网友则难过的表示,“每次出事故后,有些部门总是草菅人命,为什么只救了6个小时,为什么?为什么?”
网民叶子村8266则模拟“官腔”的口吻说,“破拆的车厢里一定还有活着的,你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信了。即使没有活着的,也一定有遗体没出来,你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信了。”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人命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