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美国的政策值得我们借鉴

把美国的政策介绍给我们的政府和企业家的原因,就是希望我们能从这三个地区不同的政策学到经验与教训。

2011年6月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9%,环比回落1.1个百分点。从各分项指数来看,只有产成品库存指数上升1个百分点,其余各指数均不同程度回落。对于PMI指数来说目前表现最好的是美国,其次是欧洲,然后是中国。经理人采购指数本身虽然是个理论值,但是印证到实际数据情况会有直接的对照性。截止到6月20日,中国的港口总共积压了9290万吨的铁矿石,2008年最危险的时候也不过只有7098万吨。第二,发电量。我们中国是以制造业为主,所以发电量是一个很好的指标。今年5月份,中国发电量是511亿千瓦,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9%。与此同时,宁波的码头吞吐量也下降了1%。

中国:重复美国过往的方法

在这次金融海啸发生之后,中、美、欧三方应付的方法各不相同,结果肯定也是不一样的。我们用的是1950年代的所谓的凯恩斯主义那种方法,就是政府大量投资。这个思维是从1929年美国大萧条的时候所学来的观念。也就是说在大家都失业的情况下,政府叫工人来挖个洞,然后再填回去,如此反复。之所以这么做就是雇用工人劳动,然后发他们薪水,叫他们买面包,然后面包房就要请工人、买面粉,再刺激面粉厂买设备等形成连锁反应以拉动经济。最后发现所谓的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基本上全是错的,因为1929年美国采取了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之后到1939年,美国居然进入了一个罗斯福大萧条,失业率从1929年的15.9%变成1938年的17.2%,私人投资由1929年的16%跌到了14%。从美国的历史来看,这种积极的财政政策通常会造成严重产能过剩,而我们目前也正面临这个问题。

美国:创新才是成功之道

次级债危机使美国的银行资产都变成坏账或者说有毒资产,针对这些坏账,美国的做法完全违背了教科书的理论,那就是直接印美钞消除这些坏账,但没有造成通货膨胀,这就是其先进之处。美国把有毒资产买回来之后,又印了国债从银行手中换回钞票,最后几乎没有什么钱流入流通市场,因此没有造成通货膨胀。这个政策一推动之后,印美钞除了收回有毒资产之外就是打击美元汇率,从而拉抬了美国的出口,增长率超过过去的一倍。随之而来的是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当时美国宣布要购买6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让长期国债的市场资金突然充裕起来。长期国债的市场资金充裕带来的结果就是利率下跌,而美国政府又不断调低短期利率使之接近于零。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降低借贷成本,帮助那些发生危机的企业渡过难关,这一招救了美国的企业,并且美国政府出来为企业担保。通过两轮量化宽松的积极货币政策,打击了美元汇率,打压了美国利率,其结果就是美国今年一整年的经理人采购指数平均为57.3%,前4个月60%,5月份跌到53%,6月份涨到55%。

欧洲:无为

欧洲之所以不能复制美国的政策,因为欧元不取决于欧洲的基本面,而是取决于美国的基本面。欧洲虽然有一个统一的央行,可是很多国家也有自己的央行,它们只能按照20国峰会的决议采用低利率政策,也只能做到这一步。由于国家太多,利率根本就无法统一,最后汇率不能动,因此美国能动用两个高科技的尖端性武器,对于欧洲来说只能望洋兴叹。即使如此,欧洲的采购经理人指数也能在52%,因为欧洲人什么事都没有做。德国是欧洲的代表,金融海啸刚发生的时候,美元涨欧元就相对下跌,德国人很高兴,他们尽量增加出口,并且透过金融危机,德国收回了欧洲一些国家的自主货币发行权和自主借贷权,下一步他们还希望实现欧洲的内政统一。

美国这一次的政策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它是21世纪我们教科书上从没有看到过的最先进的货币政策,对于他们的这种政策,在推出之时我都大吃一惊,因为从来没有听过,也从来没有学过。当时还在担忧他们的这种政策的可行性,现在看来他们是非常巧妙的。把美国的政策介绍给我们的政府和企业家的原因,就是希望我们能从这三个地区不同的政策学到经验与教训,我们不一定要学习美国现行的政策,而是学习他们的精神,要与时俱进。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