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高铁新城会不会变成“鬼城”(图)

 2011-07-02 12:04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京沪高铁是我国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贯通了“三市四省”,串起了京沪“经济走廊”。这条总长度1318公里的崭新运输线承载着沿线23个城市经济腾飞的梦想。随高铁而来的是一场大规模“造城运动”。

随着京沪高铁的开通,在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商机刺激之下,沿线各地大兴造城运动,以期借高铁东风,加快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目前,沿线24站已经开建16座高铁新城。比如,无锡正在建的锡东新城,规划总面积达125平方公里。整座新城计划“一年成名、三年成型、十年成城”。蚌埠则打算建设一个全新的高铁新区,占地9.27平方公里,规划包括动漫产业园、总部经济区等,被戏称为“高铁CBD”。

无疑,京沪高铁将促进沿线的产业转移,促进地方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这也是沿线地方政府热衷于建设新城的主要目的。但在这个目的掩盖之下,一股搞大搞活房地产的冲动已在急遽迸发,“地价不涨是暂时的,地价涨是硬道理”,从苏州招商部门官员的话语中就可听出这股冲动有多大。

产业未动,房市先行,已在一些还未建成的新城激情上演。以苏州高铁新城为例,2010年苏州市政府公布高铁新城规划后,地产开发商蜂拥而至,台湾永雄建设拿地面积最大,预计达到1000亩左右,招商地产和上海华侨城两大开发商拿地面积分别为400亩和600亩。德州高铁新区规划出台后,相继有五六十家开发商与政府接洽,希望能参与到新城的开发建设中。

房地产热是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所期望并共同推动的。地方政府可以从拍卖土地中获取巨额收益。而被限购令所困的开发商则可趁机拓展新的市场,相互关联的利益需求,让他们一拍即合。

搞新城、建房子没问题,但问题是谁来住?要吸引人来买房,几个要素不可或缺:一要有产业。有了产业,才能提供工作岗位,这样才会有人买房居住。随着高铁的开通,沿线城市分工将会进一步细化,发达地区的产业也会一定程度上会向沿线其他地方转移。但一些专家对高铁的拉动效应存疑。很多地方由于区位优势不明显,基础设施不完善,不一定会有企业愿意来落户,高铁虽然过其境,但只获得了“过道效应”。而且很多新城的定位同质化严重,必然加剧产业承接的竞争程度。

二房价要适中。目前很多新城还没建成,但房价已经先声夺人。比如济南西站附近的一个楼盘,2006年的一期房源已售完,当时的销售价格约3000元/平方米。二期房源预计在9月底10月初开盘,开盘价将在8000元左右。无锡向北,在高铁停靠的常州新桥镇,2009年3000元左右的房价目前已经翻番,逼近7000元。在一线城市,由于房价过高,出现了“逃离北上广”的现象,房价的“逼出效应”已经显现。如果高铁新城的房价过高,房子能不能卖出去,能不能吸引人来都是个问题。

三是配套设施要完善。买房其实也是买周边的配套设施。如果道路、交通、水电等不完善,工作生活与此,无疑十分不便。而在城市建设中,房子建的快,配套建的慢,已是屡见不鲜。若高铁新城的配套不完善,必然影响销售和居住。

高铁新城成功的标志,不在于房子建的多高,多好,而在于产业承接和发展的如何。产业旺,则人聚。人聚,则楼市兴。如果产业不稳,只盲目发展房地产,就会激发房地产炒作和投机,造成房价畸高,导致房地产市场有价无市,或有人买无人住的情况,有可能形成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式的“鬼城”。

所以,京沪高铁沿线的地方政府在建设新城过程中,一定要规划先行,产业为重,遏制自己的房地产开发冲动,稳妥推进城市建设。以防新城高楼林立,产业空空,成为一座徒有其表的“鬼城”。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红网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