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后一座黄鹤楼毁于何时?(图)

历史上最后一座黄鹤楼毁于何时?”这题目似乎长了点儿,然也无法缩短。若祇问黄鹤楼毁于何时?别人会说你问的是哪个时候的黄鹤楼呢?若说是最后一座黄鹤楼毁于何时?人家一定会笑你无知,因为最后一座黄鹤楼于一九八五年修建落成,至今仍屹立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蛇山上。

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呢?因为有一个明显错误的说法流传甚广、影响极深,而且以讹传讹。这说法就是“历史上最后一座黄鹤楼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建长江大桥时被拆除”。这说法流传至今几乎成为官方语言,在大陆的各类报刊上仍可经常见到;国家级的辞书、最具权威性的《汉语大辞典》在介绍“黄鹤楼”条目中也采用了这个错误的说法,而且至今未见更正。

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省武昌蛇山的黄鹄矶头,北临长江,是江南三大名楼(江西省南昌市滕王阁、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之一。相传始建于三国时期吴国黄武二年(公元二二三年)。为什么叫黄鹤楼呢?有几种传说:一说是因古代仙人子安曾骑黄鹤过此楼而得名(见《南齐书‧州郡志下》)。一说是三国蜀费祎于此地得道乘黄鹤登仙(见《太平寰宇记》卷一一二)。宋陆游《入蜀记》卷五中亦说:“黄鹤楼,旧传费祎飞升于此,后忽乘黄鹤来归,故以名楼,号为天下绝景。”另有民间的说法是辛氏在此开店卖酒,有道士来饮酒,临别时取橘皮在墙上画鹤,告之客至即拍手引之,鹤自会飞舞前来侑酒,辛氏因此致富。一天,道士复来,吹起笛子,须臾白云自空中飘来,黄鹤也随之从墙壁上飞下,道士便乘鹤飘然而去。于是辛氏便在此建楼纪念。以上说法均与仙人有关,使黄鹤楼涂上一层神话色彩。比较可靠的说法是《元和郡县图志‧鄂州》记载的“因矶(即黄鹄矶)为楼,名黄鹤楼。”

历史上的黄鹤楼多灾多难,历尽沧桑。历代屡毁屡建,到了清代已不知屡毁屡建过多少次了。而历史上最后一座黄鹤楼为清同治七年(一八六八)开始重建,翌年落成,楼址仍设在蛇山临江处,但可惜好景不常,这座楼的命运也欠佳。光绪十年(一八八四)八月四日,因附近民房失火,火势迅猛,殃及黄鹤楼。据当时媒体报导,黄鹤楼被焚为灰烬,祇剩下一个铜铸的楼顶留给后人凭吊(该铜铸楼顶呈葫芦状今仍完好如故置于蛇山上供游人怀古吊念)!许多人都为黄鹤楼的被毁而扼腕叹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作者、清末小说家吴沃尧(后改名吴趼人)在《眺黄鹤楼故址》诗中写道:“苍茫烟雨迷陈迹,多少山河共劫灰。名胜不留天地老,祇今回首有余哀。”康有为《登黄鹤楼》诗云:“浪流滚滚……

大江东,鹤去楼烧矶已空。”所以,从光绪十年最后一座黄鹤楼焚毁后,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整整百年的时间里,黄鹤楼事实上并不存在。

那么,上面所说的历史上最后一座黄鹤楼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被拆除的说法是不是纯属子虚乌有呢?亦不尽然。原来清末洋务派领袖张之洞,自光绪十五年(一八八九)调任湖广总督后,曾先后在武汉开办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设立织布、纺纱、缫丝、制麻四局,并创办两湖书院等,政绩斐然。后张之洞入京任军机大臣兼管学部事务。湖北各界为表彰其在鄂政绩,议决于武昌蛇山上建楼阁以资纪念。当时便由军界筹资在蛇山东阳门内建“抱冰堂”(张之洞晚年自署别号为“抱冰”,“抱冰”喻廉洁。抱冰堂在“文革”时遭破坏,现已修复,在今蛇山上首义公园)。湖北学界则集资在蛇山黄鹤楼原址建“风度楼”(唐代大臣、诗人张九龄曾在湖北为荆州长史,其风度深得唐玄宗赞赏。取名“风度楼”是赞赏张之洞的风度可与张九龄相媲美)。当时张之洞在京闻知此事,认为此命名为颂扬自己十分不妥,便致电给当时的湖广总督陈夔龙说:“此楼关系全省形势,不可以一人专之。”他建议更名为“奥略楼”(奥略语出《晋书‧刘弘传》,意为深远的谋略)。这座“奥略楼”一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仍保留完好。但不知始于何时、何人滥觞将这座“奥略楼”呼之为黄鹤楼。也许是世人不能接受蛇山上无黄鹤楼的事实,所以也乐于以声名烜赫的“黄鹤楼”视之。久而久之,知之与不知者便习惯性的以黄鹤楼呼之,“奥略楼”自然也鲜有人知了。

笔者一九五一年负笈武汉读大学时就祇知蛇山上有黄鹤楼而不知奥略楼。当时我曾多次邀约同学朋友爬上蛇山去看“黄鹤楼”,记得该楼为八角(或六角)形木质结构,楼前南侧有“鹅字碑,传为王羲之真迹,再往南数步有石亭,亭柱刻崔颢《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传说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而敛手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最难以忘怀的是,有一次,我竟有幸在蛇山上邂逅西藏精神领袖、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及其随从,面对面相互颔首致意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印象中他年轻英俊,是一位和蔼可亲的活佛。

以上说明所谓“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被拆除的”其实是“奥略楼”而不是“黄鹤楼”。顺便指出毛泽东上世纪二十年代作《菩萨蛮‧黄鹤楼》词也是李代桃僵之作。“奥略楼”被拆除后已不复存在,至今从未听到有重新修建的呼声,奥略楼在世人的记忆里渐渐地淡忘了!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