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物价接轨论”糊弄老百姓(图)
在某些人眼中,公众是“九牛”,拔“一毛”不足惧。但你也拔他也拔,“牛毛”终有拔光的一天。他山之石,未必可以攻玉,以他国收入论自己支出,恐怕有失客观。
最近,居民用电实行阶梯电价公开征求意见一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据《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显示,92.2%的人对此表示关注,90.4%的人希望公开意见征求结果,采纳与否都作出说明。
活在当下,真不容易。房价、教育、医疗“老三篇”的价格未降一毫,粮价、油价、菜价、电价……又芝麻开花。在高物价的不断电击下,公众早就告别了“恐高症”,经济学家也适时提出调高通胀警戒线,替政府“分忧”。在此情形下,仍有超九成公众还关心电价,实在非比寻常,盖因兹事体大。
哪怕涨价的理由再多、再堂皇,都基于电价偏低这一顽固观点(有关部门去年11月曾表示“居民电价严重偏低”)。事实如何?某些人不是总把“国际接轨”挂在嘴边吗?于是,有人将电价与国际接了一回“轨”。统计显示,世界发达国家居民消费1000度的电能的费用占全国月平均工资的6.79%,目前中国这一数字是 30.68%,也就是说,相对中国的平均工资而言,目前中国的电价是发达国家的4.52倍。
就事论事,我们很容易被数字说服,被冠冕堂皇的“接轨论”击倒,可一旦与收入相提并论,便若醍醐灌顶。同样的数据,换一个角度审酌,换一种方法比对,结果竟然判若云泥。灯不挑不亮,理不辩不明。这一比下来,再多的涨价理由在公众眼中似乎都变得苍白、懦软,难以自圆。有人说,幸福因比较而生。其实,痛苦又何尝不是如此?
许多决策者之所以在公共决策时只执一端不及其余,强调“国际接轨”时只拣对自己有利的数据说话,而对其他比对参数视而不见,如果不是因为常识不足,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被利益集团俘获,以至屁股决定立场,为利益集团牟利背书,那便是对公众痛感的感应迟钝,过高估计了公众的承受能力——在某些官员眼中,公众是“九牛”,拔“一毛”不足惧。但他们没想到,你也拔他也拔,哪怕是“九牛”之“毛”,终归有被拔光的一天——这并非诛心之论,似曾相识的说辞一再灌耳,从房价、医疗、水价、油价气价到税负,莫不如此。
我国的房价高不高?有官员表示不高,理由是,东京的银座最高时50万美元一平方米。特例说明不了什么,公众能看到的是,去年12月纽约房价最高的曼哈顿区的中间价格约为每平方米人民币2.75万元,而国内一些大城市的房价已接近甚至超过这个数字。再考虑2010年我国人均GDP仅3000美元而发达国家已达数万美元的事实,我国的房价高不高还用得着争论吗?
我国的宏观税负高不高?专家说,我国宏观税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宏观税负实际偏低。税务官员表示:中国宏观税负还有提升空间。这又是一个典型的取我所需、为我所用之案例,以数字论“宏观税负”有什么意义?“宏观税负”会把国人在“费”上的巨大支出统计进来吗?会把税的使用——公民享受到的福利考虑进来吗?
他山之石,未必可以攻玉。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未必具有可比性,以他人收入论自己支出恐怕也有失客观。既然如此,要么不比,关起门来论民生,一心一意谋发展,制定公共决策时,深切公众痛感,尽可能减轻公众负担,提高公众幸福感。要比,就要客观、全面、科学地比,比优势也比不足,比支出更比收入,这样比出的结论才不至于离事实太远。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关键字搜索:
-
别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