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高丽
杨广一生英名,到头来却载到了高丽身上。
高丽就是现在的朝鲜和韩国。有的网友亲切地称韩国为“高丽棒子”,其典故就是这样来的。
高丽本是西汉的属国,后来慢慢强大,可还是没摆脱臣属于汉朝的关系。高丽是一个不肯安分守己的国家,在隋朝初期就屡屡侵犯邻国,甚至隋朝也不例外。杨坚有过征讨行动,可惜因为准备不充分,功败垂成。攻打高丽的历史性任务就落到了杨广身上。
607年,杨广巡游西域,到东突厥做客。巧的是,在可汗大帐里他遇到了高丽使者。杨广突发奇想,想让高丽国王高元来隋朝做客。可没想到高元不敢来。也许是那时候路程太远,走亲戚不方便;也许是惧怕帝国威严,担心来了就回不去。杨广左等右等没等来高元,很是生气,就把收拾高丽当成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完成。
609年,杨广第一次把攻打高丽的计划拿到御前军事会议上,征询大家的意见。奇怪的是,大臣们无一例外地投了反对票。在这之前,杨广的每一个计划都是高票通过,两相对比,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大臣们任务,经过营造东都,修建运河等千古工程的洗礼,帝国百姓已经疲惫不堪。为了逃避劳役,不少百姓开始逃离家乡,到穷乡僻壤开荒种地,“役使严急,丁夫多死”,有的人甚至自残手脚,以避征发,被称为“福手”、“福脚”。百姓被沉重的负担逼到了墙角,再也没有腾挪的空间了。这时候最好就应该让百姓休养生息。
而对高丽开战,那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一要征兵,二要建造大船,三要运输军粮——这些工程又得折腾多少劳役啊。所以,大臣们几乎是强烈地反对杨广的计划。
可是,经历过无数次成功的杨广完全听不进这些反对的意见了。作为隋朝帝国的最高领导人,他有什么事情办不到呢?他在东边随便画一个圈,那里就神话般地崛起了一座新城;他在西边随便挥舞一下马鞭,吐谷浑等一众国家就乖乖归顺,甚至都不须他亲自出马。因此,杨广发出最高指示:攻打高丽,打比不打好,早打比迟打好。
一锤定音。
612年,经过3年精心准备的第一次征伐高丽开始了。
显然,杨广把征伐高丽当成自己人生旅途最后一件大事来抓。他亲率113万大军,号称200万从涿郡(今北京)出发。113万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帝国有力气扛枪的人都派上了。这么一支庞大的队伍分24路出发,用了一个月时间,才完成了出发仪式。又用了一个月时间,才抵达辽东城。这时候,高丽上下已经准备充分,整个城池固若金汤了。
可是兵在精而不在多。隋军的确数量上远远高丽,可他们背井离乡,加上征途迢迢,士气极为低沉。面对同仇敌忾的高丽守军,他们竟然无计可施。就像踢足球一样,虽然攻势如潮,可就是踢不进大门。
杨广一看,不行。这100多万军队不能打持久战。捱得太久的话,一是军粮供应不上,二是士兵思乡心切,不定憋出什么毛病来。于是,他派出35万军队,绕过辽东城,直取高丽都城平壤。可没料到,高丽人太狡猾,不断示弱,诱敌深入,等到隋军渡过清川江的时候,才突然发起猛攻。这下子隋军乱了方寸,35万大军齐齐溃败,将领和士兵争相逃命。高丽君不停追,隋军不停逃,一直追到辽河以西才作罢。这时清点人数,去了35万人,回来只剩下2000多人。
杨广第一次攻打高丽,以惨败收场。
杨广不是一个轻易认输的人。他怎么吞得下这口恶气呢?于是,仅仅过了9个月,第二年的春天,杨广又组织第二次征伐。
但这次征伐,是在一片不和谐的声音里展开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了筹备第二次征伐,杨广下令比第一次准备多一倍的物资。这些物资哪儿来?当然是从老百姓那儿搜刮呀。可是,经过了连年战事,民众根本就再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了。走投无路了。怎么办?造反呗。“忽闻官军至,提剑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山东邹平人王薄首先揭竿而起。漳南人窦建德、韦城人翟让也立刻响应,一时间帝国土地上燃起了二十多处烽火。反正去辽东也是死,造反也是死。不如就搏一搏。
对于这些不和谐的声音,杨广并不放在眼里。对他而言,没有什么比报仇更迫切的任务了,因此他只是让地方官加紧剿灭义军,不要出大的乱子,自己则带领大军按照既定方案踏上了复仇之旅。
虽然再次受阻辽东城下,但有了第一次的教训。杨广谨慎多了。他派人做了100万只布袋,里面装上土,垒成一个与城墙平齐的高台。辽东城的攻破指日可待。另外一支军队来到了鸭绿江边,等待与水军的回合。一切进行得如此顺利,让杨广的心情惬意了许多。然而,很快他就不能保持这样惬意的心情了。
6月底,一名来自都城的使者突然抵达辽东行营,向杨广报告一个不幸的消息:贵族杨玄感在河南叛乱。兵力数万,直逼东都。
杨广听完报告,像一堆烂泥瘫在椅子上,汗水汩汩地从脸上流下。未及,他便下达命令:全军即刻后撤,回国平叛。当晚,百万大军秘密撤退,抛下如山的军械、粮草,以及唾手可得的辽东城。
第二次征讨就此划上句号。
杨玄感是谁,居然让杨广连仇都不报了,匆匆撤军?
杨玄感是杨素的儿子,家族显赫。他本人又受杨广器重,被封为柱国公,跟他老爸一样,官阶都是第二品。由于隋朝第一品空置,所以做官能做到第二品,基本上也就到顶了。因此,杨玄感是帝国一个标志性的人物,如果连他都起兵反叛,可见国内局势的确到了危急关头。报仇诚可贵,帝位价更高啊。
杨广回国后,召集各路重臣平叛。由于杨玄感起兵过于匆忙,前来投奔的农民军战斗力太差,不到一个月,就被杨广镇压下去。杨玄感自杀身亡。
国内问题暂时性解决了,杨广又把目光投向了高丽。“打!继续打!”其实在公元613年,帝国已经风雨飘摇。河南人翟让、王伯当、单雄信、徐世绩等人在瓦岗寨起义,窦建德等在河北起义,杜伏威等在江淮起义……但杨广像一个输红了眼睛的赌徒,唯有不断地把民众视线转移到对外战争中来,为自己增加政治筹码,坚持到最后的胜利,否则的话,他不仅仅是输掉了几次征讨,还有可能失去自己的政治声望。如此的话,帝位就岌岌可危了。
很快,杨广就发动了第三次征讨高丽的军事行动。这一次,皇天不负有心人,杨广的水军在平壤附近打败了高丽军队,高丽王高元遣使投降。杨广见好就收,接受了高丽投降,随即班师回朝。
比较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从表面上看,高丽已经投降了,可杨广在第二年召高丽国王入朝晋见,后者却毫不理会——这使得杨广的胜利更像一场闹剧。
一根白腰带
胜利并没有给杨广获得更多民心。回国的杨广发觉自己已经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遍地都是义军,到处都是讨伐自己的檄文。甚至连北方的游牧民族也开始蠢蠢欲动了。杨广为了安抚边境,于615年8月北巡。没料到被东突厥始毕可汗围困在雁门。
杨广在雁门呆了一个月。这一个月里,他夜不能眠,辗转反侧,回顾了自己的大半生,不停地追问:自登基以来,我自问是一个勤勉而精干的皇帝,日理万机,每晚加班加到深夜,可辛辛苦苦造就的“伟业”却纷纷如豆腐渣工程一般倒下。为什么上天要如此对待我呢?我做错了什么?我做错了什么?想到这里,这个素以“刚毅”闻名的皇帝终于绷不住了。伤心、惭愧、悔恨、委屈……百般滋味一并涌上心头,杨广不能自己,一把抱住9岁的儿子杨杲,当着大臣们的面嚎啕大哭起来。大臣们面面相觑。
这时,离帝国的最终覆灭仅仅只有三年。
616年新年,是杨广过的最寂寞的一个大年。帝国都城冷冷清清,没有一个前来祝贺的外国使者。这与以前每年新年时候,都城里使者云集的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各地农民起义的缘故,外省官员也很少到京来。都说人走茶凉,可我还没走啊。杨广坐在大堂上自艾自怜,内心陷入一片荒凉。
应该说,直到这时,帝国仍然有起死回生的机会。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隋朝经过两代皇帝的悉心打造,根基尚在,不是区区几十支农民军就能冲垮的。只要杨广能够真正潜下心来,励精图治,力挽狂澜,鹿死谁手,还未可知也。
惜乎杨广已经被连番打击彻底摧毁了心志。对于杨广来说,616年新年是一个转折点。在那以后,那个勤勉有为、天天都坚持上班的杨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整日花天酒地,“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杨广。班也不上了,政务也不处理了,每天要做的事情只有两样:喝酒、泡妞。完全就是破罐子破摔的样子。
看到皇帝颓废到如此地步,贵族们也坐不住了。
617年,以李渊在太原起兵为标志,帝国起义浪潮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如果说以前还是一些农民军在打游击战,现在,以李渊为代表的正规军也加入进来了。就在这一年,王世充、刘武周、薜举、萧铣等手握重兵的贵族子弟纷纷起兵,给杨广以沉重一击。
杨广彻底绝望了。都城是保不住了,他决定南逃,到曾经经营过10年的江都去。
在江都,杨广度过了一生中最安逸的日子。虽然正是兵荒马乱时节,可杨广还是聚集数万民工在京都建造别墅,离宫。规模比洛阳的宫廷要小,可更加瑰丽豪华。来到江都,杨广一头扎进离宫里,乐不思归。“于苑中林亭间盛陈酒馔,敕燕王倓与钜、皛及高祖嫔御为一席,僧、尼、道士、女官为一席,帝与诸宠姬为一席,略相连接,罢朝即从之宴饮,更相劝侑,酒酣殽乱,靡所不至,以是为常。杨氏妇女之美者,往往进御。皛出入宫掖,不限门禁,至于妃嫔、公主皆有丑声,帝亦不之罪也”。一副人生苦短,何不及时行乐的派头。
但这段安逸的日子没有持续更久,就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兵变打断了。
兵变的主谋是宇文化及。宇文化及是杨广的近臣,甚受皇帝恩宠。杨广来到江都后,迟迟没有北归的想法。他没想法,身边的禁卫军有想法啊。因为这些禁卫军都是北方人,“久客羁旅,见帝无西意,谋欲叛归。”如果是寻常叛归也就罢了,大不了杨广重新招聘人马。可宇文化及所谋划的远远不止这些。他见谋叛者多达数万,机会难得,就伙同弟弟宇文智及一起造反。
618年3月一个清冷的早晨,杨广刚刚洗漱完毕,发觉门外人声鼎沸;未及,一群禁卫军在宇文化及的带领下闯了进来。
“你们干什么?谁是带头大哥?”到底是皇帝,虽然已经颓败如此,举手投足间还是带着一股威严。禁卫军们噤若寒蝉,不敢说话。
宇文化及早有准备,命令封德彝宣布杨广罪状。杨广说,“您是读书人,何必跟他们凑在一起呢?”封德彝一时惭愧,黯然退下。
宇文化及一想,不行,这家伙死到临头,还如此嘴硬。不给点下马威,恐怕还得被他牵着鼻子走。恰好这时候杨广爱子杨杲在身边哭泣,就令裴虔通将他斩杀。
杨广心中悲痛不已,惨呼,“死就死吧,给我一杯毒酒。”
哪知宇文化及拒绝了他的要求,“宫中的酒都被你喝光了,剩下一点待会儿还得举行庆功晚会呢。你就用自己的腰带解决吧。”
嗯,就这样,做了14年皇帝的杨广就用自己的一根白腰带把自个儿给解决了。终年50岁。杨广活到老,折腾到老,一辈子都是大场合,大手笔,末了却如此潦草收场,令人喟叹。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杨广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