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乱世大家 南朝鲍照(图)

 2010-09-11 21:32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鲍照墓

乱世常带给人生悲剧,却又常带给文学家创作的源泉。南北朝时南朝的大文学家、淮安涟水籍的鲍照的人生与文学创作,便是这种说法的印证。

鲍照出生前的中国历史

话说三国中有一魏国,魏国有个大将军司马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说的是他篡夺曹氏魏国之心已昭然若揭了。果然,其子司马炎最终篡位,建立晋朝,是为晋武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西晋后期发生八王之乱,坐镇并州(今山西)的匈奴左贤王刘豹之子、当时晋朝的建威大将军、五部大都督刘渊,被匈奴各部推为大单于,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县)自立汉王,后称帝,国号汉。他病逝后,其子刘聪继位,率军攻入洛阳,俘晋怀帝司马炽,西晋灭亡。刘聪先百般羞辱晋怀帝,后毒杀晋怀帝。刘聪统治也不长久,中国北方从此开始了五个少数民族十六个国家的政权更迭,史有“五胡十六国”之称。此时中国南方为东晋朝。

东晋,是晋怀帝死后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建立的汉族政权。有下级军官刘裕在动乱中逐步官至侍中、车骑将军、中外诸军事等要职,420年,他迫东晋皇帝司马德文逊位,建国为宋。由此开始了南朝。此时在北方,鲜卑族拓拔珪结束了“五胡十六国”的混乱,建北魏,统一北方。从此中国开始了南北朝,到北隋灭南陈结束,共历169年。

淮安历史的归属与鲍照的出生

秦统一全国后,现淮安市境始置县邑有淮阴(今淮阴区码头镇)、盱眙(今盱眙县城北)、东阳(今盱眙县马坝),属东海郡管辖。西汉年间,又增置淮浦(今涟水县西)、射阳(今楚州区东南,东晋时设为山阳郡、县)、富陵(今洪泽湖中)等县。从三国末年(262年)到西晋,淮阴县是广陵郡治所在,这时的广陵郡辖有淮阴县、射阳县(山阳县)、广陵县、盐渎县、江都县、高邮县和淮浦县。魏晋南北朝时期淮安市境长期处于战争和对峙的前沿,南北朝时的南齐永明七年(489年),割直渎、破釜以东,淮阴镇下流杂100户置淮安县,“淮安”之名始见。此时,在南北朝的南朝宋明帝泰豫元年(472年),徐州移治朐县(今连云港市海州区),管辖东海郡,该郡管辖襄贲、僮、下邳、厚丘、曲城五县,相当于今新浦区西部、海州区、赣榆县南部、沭阳县、新沂县、涟水县、灌云县、灌南县、淮安市淮阴区。就在这么一个动乱的年代、行政地域不断变化的年代,鲍照出生了,他于414年出生时,还是东晋人。6岁时,就变成了南朝刘宋朝人,他的命运,也在变化的年代中变化着,生着悲剧,也写出壮丽的诗篇。

《南史》卷十三记:“鲍照,字明远,东海人。”东海郡,大部在今连云港港境内,所以有称鲍照为连云港市东人,也因东海郡治所在而称其为山东苍山南人。但《江苏省志·文学志》称其为江苏人,“因为他青少年时期在镇江一带度过是没有问题的”。淮安人则多取其为东海(今涟水县境内)人一说。

彪炳千秋的成就

鲍照的文学成就很大,身世介绍却简略,且散见于《南史》、《资治通鉴》和各地方史中。笔者经一番收集,综述如下:他出身寒微,曾从事农耕。在西晋、东晋至南朝这些以门阀森严为特征的朝代里,不要说平民,就是下级官吏的子弟,要想学而优则仕也是很难的。由此可见鲍照当时要有所成就之难。但他坚持读书,“尝为古乐府,文甚遒丽”。南朝刘宋文帝时期,某年清河水秀,他撰文(或说做诗)赞美,辞美句工,很得人称道。刘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25 岁的鲍照听说荆州刺史、临川王刘义庆(任江州刺史、南京州刺史)喜爱文学,更以诗为贡,求见刘义庆。门人阻挡说:“卿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你地位太轻,不可轻易打扰王爷)。”鲍照勃然大怒说:“千载上有英才异干沉没而不闻者安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意思是说历史上英才被埋没的太多了。大丈夫怎么能藏着自己的智慧才能,让大人们不明谁是君子谁是小人,成天碌碌无为与燕雀为友呢?”听他如此喝斥,门人害怕,禀报于刘义庆。刘义庆暗暗称奇,赐鲍照帛二十匹,并任其为国侍郎。之后又提为秣陵县令(县治在今南京江宁区)。这样,鲍照追随刘义庆八年,出人头地前景看好。不料刘义庆任南京州刺史第二年辞官病逝,鲍照失去赏识之人。这时刘宋武帝看到了鲍照的文章,称赞说本朝可没有人能超过他的,便提鲍照为中书舍人(秘书)。可能是感到皇帝对自己的文章已审美疲劳,鲍照不久便去临海王刘子顼处任前军参军,第二年随他去任荆州刺史,故世称“鲍参军”。然而可悲的是,所谓的临海王才7 岁,根本不可能赏识他的才华;而所谓的参军,也仅为七品。刘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年),江州刺史、晋安王刘子勋在江州长史邓琬拥戴下于寻阳(今江西九江)反叛称帝(年仅11岁)。刘子顼举兵响应,结果兵败,被赐死。子顼兵败时,鲍照正在荆州,当朝廷兵马兵临城下时,荆州治中(管治安的官员)宗景背叛原主率兵杀入城中,逮捕刘子顼。城内顿时大乱,乱兵匪民杀人劫库,无恶不做,鲍照在混乱中被杀,时年54岁。

南朝文学批评家、诗歌评论专著《诗品》作者钟嵘评价鲍照有两句话:“才秀人微,取堙当代。”鲍照现存的文章诗赋等都收集在《鲍参军集》一书中。《拟行路难十八首》是其著名的代表作,被人最为推崇的当属第六篇《对案不能食》: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行路难是诗牌,不是这道诗的标题。《对案不能食》也是后人加的标题。鲍照的“行路难”民歌味十足,语言明白遒劲,直抒情怀,是典型的乐府诗。

鲍照一直生活在底层,奔走于动乱,其另有成就的是以《芜城赋》为代表“乱世赋”。《芜城赋》是他目睹扬州兵乱遭劫后满目疮夷而感怀人民的痛苦而作,从扬州曾有的繁华“柂以漕渠,轴以昆岗。重江复关之隩,四会五达之庄”开始,对比出现在的荒芜“坛罗虺蜮,阶斗麏鼯。木魅山鬼,野鼠城狐”,最后操琴而歌出“边风急兮城上寒,井径灭兮丘陇残。千龄兮万代,共尽兮何言!”的感叹。由此,扬州便有了“芜城”的别号。

受鲍照文风诗格影响最大的是李白,所以杜甫评价李白为“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说李白的诗写得飘逸俊秀如鲍照,清馨新丽如庚信(南北朝北朝文学大家)。最后史家定论鲍照为“元嘉三大家”之一,称其文学成就超过南朝另两大家谢灵远和颜延之。受其影响,其妹鲍令晖也为当时的女诗人。另有王峰先生在《淮海晚报》上撰文指出,鲍照还是我国最早使用谜字的人,他用诗做过“井”、“龟”、“土”三个字谜。

鲍照墓的传说

鲍照墓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城外西池西岸。他之所以葬于此,有一民间传说:在南北朝时期,此间一姓宛的农民犁田,发现稻田里一夜间多了一座新坟。他虽然奇怪,却接纳了它,在耕田时还为它多留了一犁土,且让“留一犁”成了宛家的“祖训”,让宛家人一代一代地善待这个无名之坟。隋朝开科举后,宛家人在考科举时总有一位名叫“刘一雷”的影子相助而成功,并自称宛家对他有恩。宛家千思百想,才想到“留一犁”这件事上。宛家人高中后重修此坟,从随葬竹简中得知,此坟主人正是大文学家鲍照。

鲍照墓原墓被毁,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知县俞昌烈予以重修,邑人喻权捐田五亩作为祭产,学者喻元鸿赋诗纪念:“为爱风骚屈宋遗,故埋诗骨楚江湄……。”现存冢墓,封土高2米,底径2米余,有碑石一块,上刻“南朝宋参军鲍公照明远之墓”等字。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