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多月以来,一个叫做“维基解密”的网站,在全球的网络和媒体上掀起了一阵阵不小的波浪。
这个既没有正式雇员、也没有固定办公室的网络项目,在今年的7月25号向全球公布了大约9万多份与阿富汗战争有关的美国军方的机密文件。这一下,引起了舆论大哗。有关的美国政府、特别是军方,强烈反应。
其实,“维基解密”是2006年12月开办的网站,它把秘密文件公之于众,也不是头一次了。在过去这个网站上既发布过美军在阿富汗滥杀平民的记录片,也发布过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政府、军方、企业的内部资料。
这样一个网站究竟是怎样工作的呢?其实,它是充分利用了网络无国界和匿名这两个技术特点。在过去,要想披露政府、或者大公司中不可为人知的内幕,包括腐败和滥用权力,那泄密者们必须联络上传统的调查挖掘的媒体记者,把信息透露给这样的记者。
而传统媒体呢,出于职业的要求、以及考虑到必然要面对的法律责任,一般情况都会对这样的泄密信息,极其谨慎小心地处理。也会利用媒体本身的地位和资源,来确保提供信息的人不受伤害,这些都是传统媒体的优势。
但事情都有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也有劣势。在美国和绝大多数国家,都有一系列限制媒体发布机密的法令。这样的法律可以追究到记者、也可以追究到媒体为责任人。因此,很多人不管出于任何动机,即使有心泄密,有时也会苦于找不到能够发表的媒体。
而“维基解密”网站正是针对这样的情况出现的。在这个网站上上传资料,不需要媒体或者记者这样的中间人。只要通过一个表单,就可能通过上载文件、把这个有关的信息公布出去。
而用户提交的资料,先被送到位于瑞典的一个主服务器上,再被传到设在比利时的另一台服务器上,最后才是在另一个法律方面提供保护的国家那儿、披露出这些文件。那么,这样一个架构设计使得信息提供者被查出来的机会几乎没有。
而 “维基解密”披露过的文件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有前肯尼亚领导人丹尼尔的腐败丑闻,也有美国国防部下发的给士兵叫做“关塔那摩监狱管理指导手册”。在 2009年,“维基解密”网站还公布了英国的一所研究机构的邮件,从而揭露出一些气象学家擅自更改气候数据、用来证明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 这样一个科学上的丑闻。
我也看了一下“维基解密”网的中国部分,上面主要是一些网上收集的网络审查有关的文件。比如和“百度”自我审查有关的文件、也有包括审查软件“滤坝”的技术分析。这些都并不是“维基解密”首先发布的,但是作为收藏的地址,它也自有其贡献。
虽然我对“维基解密”的很多黑客般的行为、及其揭露的效应,击掌惊叹。但毕竟这样一个网站,不是专业媒体。它对真实性和公共责任性的审核、审查能力,完全不能和大型的品牌媒体、比如《纽约时报》,相提并论。
这个媒体的操作者、也就是“维基解密”网站的操作者,只有个别人是公开身份,比如说它的创办人是澳大利亚的阿桑奇,而其他的参与者都是身份五花八门的自愿 者。这样的情况下,“维基解密”这个网站在很多做法上,也常常有自损公信力、甚至道德和政策判断力缺失的情况出现。这也让所有的人都加以深思,就是要想不 断向全球公众曝光揭露有价值的信息、又要同时保持信誉,仅仅靠技术框架和匿名,还是不够的。
(文章只代表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作者审校)
- 关键字搜索:
- 肖强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