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 哪里不对劲?

中资银行的问题是不是正在越积越多?有专家指出,中国的银行正面临2000多亿美元的违约风险。惠誉评级公司(Fitch Ratings)上周发布了一份报告,报告谈到中资银行以及它贷款的习惯不够谨慎。专家分析认为,中国的坏帐风险正在朝着一个危险的高度上升。

美国《华尔街日报》中文网26号转载《巴伦周刊》(Barron's)文章提出,「中国经济究竟哪里不对劲?」

文章表示,「众所周知,中国房地产市场高速膨胀,政府正在采取紧缩措施,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取得多大成功。然后惠誉评级公司(Fitch Ratings)上周发布了一份非常说明问题的报告。报告谈到中资银行及其不谨慎的贷款习惯,标题之直接让人眼前一亮,叫做“非正规证券化日益扭曲信贷数 据”。」

惠誉的报告说,贷款的放缓完全没有达到官方数据所显示的程度,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信贷通过非正规的证券化,被转移到了中资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之外;所谓证券化,就是将贷款重新包装为投资产品出售给投资者。

惠誉最大的担忧是,中资银行承担的流动性风险,和“越来越多的潜在负债”。

去年,中国刺激经济阶段,全中国各地到处建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地方政府以土地等国有资源和资产作为抵押,并提供政府隐性担保,向银行借贷進行融资。

全中国约有4000家这样的平台,过去两年融资金额超过七万亿元人民币。到今年为止,总金额超过7.7万亿元。中国社科院专家刘煜辉估算,到2011年,地 方负债可达10万亿元人民币。不出三年,这个数目可能会翻番。西方一些机构认为,中国目前的地方政府负债已经达到12万亿元。

伦敦资本经济学公司的资深中国经济学家,马克.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告诉《美国之音》,更为令人不安的是,这样的刺激性贷款中有相当一个部分注定是要成为呆帐的。

《美国之音》报导,美国知名的中国经济观察家章家敦(Gordon Chang)也指出,去年银行放贷猛增95%。而《彭博》新闻社根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的话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获得的银行贷款中,能够全额收回的资金只有27%。

伦敦《金融时报》星期一发表的一篇报导说,中国银行业现在有2280亿美元的资金,面临严重的违约风险。

章家敦认为,中国的坏帐风险正在朝着一个危险的高度上升。

一位网友「我要说」留言表示:在这次中国经济刺激过程中,各类官员已装满腰包,并转往国外。各种风险和代价有穷人顶着,大不了像五几年大跃進过后,再来一次困难时期。饿死上千万百姓而不报导。只导演毛、周等人艰苦生活,把责任推给自然灾害。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