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债务危机中德国何以独善其身

日前,深陷债务危机的希腊政府终于开口,向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请求援助。如果这一请求得以通过,作为欧洲第一经济大国的德国将是主要的出资方。在美国、欧洲各国频现债务危机的情况下,德国何以独善其身,甚至成为希腊的拯救者?

次贷危机暴露了英美“盎格鲁-撒克逊”经济模式自由竞争体系的缺陷;今年以来的南欧债务危机,又揭示了高福利体制的不足。而德国却独树一帜,表现出社会稳定、出口强劲、财力充足等显着优势。究其原因,德国持续的社会经济改革功不可没。

十几年前的德国,还是一个“重病”之国。受到长久奉行的高福利制度以及两德统一后遗症的影响,上世纪90年代,经济增长低迷、失业率高企和高福利等导致德国企业成本居高不下,大批制造业企业迁出德国,收支失衡也给政府财政带来巨大压力。时至今日,这些问题仍存在于许多“老欧洲”国家。如今,虽然经历了全球经济危机,德国失业率目前在欧洲仍相对较低,甚至低于五年前水平。德国多年保持世界最大出口国地位,即使这一地位目前被取代,但其仍为发达国家出口大国。如今,德国是欧洲当之无愧的地理中心、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十多年前的“病人”已成为当前欧洲经济的发动机和中流砥柱。

十多年间德国的转变,主要归功于德国政府持久的改革,其中1998年上台的前总理施罗德功不可没,他制定的“2010年议程”改革计划几乎涵盖了社会各个方面,主要措施包括:通过降低税率增加个人和企业的收入,以刺激消费和投资;改革失业保险和救济制度,逐年削减失业者的救济金并加强再就业培训;推迟甚至暂时冻结退休者养老金的增加等等。施罗德政府还加大了教育和科研投资,以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

2005年后的大联合政府中,默克尔组阁了新政府。默克尔坚持了“2010议程”的改革思路,在削减企业负担以及移民政策方面不断推出新政,同时更考虑社会承受力,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推进改革,在形势所迫的时候延缓改革。

比如在劳动力市场,德国两届政府都致力于改革高福利、降低失业率、提高劳动效率,同时保障工人与雇主间的公平,都将推动就业作为政策的核心目标,而促进经济增长也只是增加就业的手段之一。施罗德强力改革劳动力市场和福利制度,政策核心是降低失业保障,同时为愿意寻找工作的人提供培训和支持等。默克尔政府继续推行“迷你工作”、临时工等新的工作形式和福利形式。 2005年到2008年间,德国失业人口再度从500万人下降到300万人。

德国的社会经济制度改革已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也正是在当前欧洲多国危机频发的情况下,德国能独善其身的根本原因。南欧各国要从根本上摆脱债务危机,依靠外部救援并不能解决问题,德国过去十多年走过的路可为这些国家提供很好的借鉴。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