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国酒文化为什么会走样?
千百年来,不少古人以酒抒怀,千古绝唱流传至今。以酒会友,成了一些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或主动邀请或被动接受。饮酒促豪气,放胆英勇而豪放,不惧死亡而轻蔑权贵。豪放者放下生死利禄,形成追求自由的酒神精神。故而古代有酒圣杜康造酒,现代却是官场和商场酒鬼醉生梦死,这是为什么?
现代官场和商场酒鬼醉生梦死,都发生在党的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并非多党竞选执政的中华民国。山寨国酒鬼醉生梦死,从饭桌上酒文化走样开始。
酒文化,简而言之,是制酒饮酒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特定文化形态,是物质和精神的文化现象总称,包括酒的制法、品法、作用、历史、文学(诗歌、散文、小说)等知识文化现象,既有酒自身及制造过程的物质特征,也有各阶层品酒所形成的精神内涵。以酒文学为例,不少文人学士写下品评鉴赏美酒佳酿的著述,留下斗酒、写诗、作画、养生、宴会、饯行等品酒佳话。酒作为文化现象,在人类交往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并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发生影响和作用。
不知从何时开始,国人办事竟然就离不开酒了,糖衣炮弹成了商场对官场公关的导弹。办事谋利,以饮酒为手段,自由丧失。现代饭桌上为谋求利益而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中国酒文化因而异化走样。生意场上,喝酒成了逃不过的一道关,似乎少了酒,合同就签不成,买卖就谈不拢,不人仰马翻就不爽。
饭桌上刮起这样的饮酒风气,拉动高档酒的消费。可主要是谁在消费高档酒呢?看这样两个事例——湛江市麻章区区长陆燕朋因喝酒抢救无效死亡,武汉市新洲区水务局副局长金国庆在陪客中因饮酒过量导致心脏病突发死亡——揣测吧:官员和行贿者在消费高档酒,饮食文化的变异:形成一种腐败生活。
曾经红色中国因为党的领导很清廉,如今官员为何普遍醉生梦死了呢?醉生梦死就是一种腐败的人生,一般而言主要在富人和官员中出现,在富贵和仕途的非正常状态,在个人道德沦丧和伦理失控的时候的一种上瘾的变异生活,获得一种犹如吸毒似的飘“乌”到头顶的快乐。在正常社会,醉生梦死现象被节制在贵族或文人和个别人或皇宫和酒馆的小范围;在朝代末期或世纪末日的变异社会,醉生梦死现象无节制了,某个阶层或全社会普遍出现腐败生活。
人世间总是阴阳相伴的,即使大唐帝国也如此,达官贵人的品格在饮酒中败坏。这些官场败坏现象通过一些酒诗可以窥见。如杜甫的《自京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白居易的《轻肥》:“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释贯休的《富贵曲》:“太山肉尽,东海酒竭;佳人醉唱,敲玉钗折。宁知耘田车水翁,日日日炙背欲裂。”唐朝盛衰之后,中国两宋接续,酒文化以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表现,汉唐帝国文明承载的中华文化在汉族两度亡国悲歌中衰落。
总之,今日饭桌上酒文化走样,是没有政治改革的经济改革“开放搞活“后的文化怪异状况下的致富人生,传统酒文化的胆略气概和自由精神误入歧路:酒不醉人人自醉,人不斗党党整人,男儿难有英雄气概,惟有饮酒乱性时逞强而已。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关键字搜索:
-
山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