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给祖国母亲拜大年”为何无人喝彩?

1月15号,中国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于过年期间,组织学生参与在网上“给祖国母亲拜大年”的活动。我们今天的话题就从这里说起。为此,教育部等六部门专门推出了一个网上拜年平台,网页的内容很宏大:一拜壮美河山,二拜炎黄始祖,三拜历代英杰,四拜革命先烈,五拜英雄模范,六拜亿兆黎民。对此,有评论调侃道,教育部的此项活动,可谓铺天盖地、声势浩大,如果没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理想抱负,很难灵机一动策划出如此恢宏的创意。但不得不指出的是,教育部上述规定中的某些内容,不仅有违文化风俗,也缺乏起码的历史常识。

中选网上作者杨开亮的文章接着说,首先,就是老百姓的家祭与国家公祭不分,说到拜壮美河山,查遍野史官史,民间并无此种传统。要知道,真正的拜山都是帝王时代代表国家的公祭活动,规模浩大,秦始皇在泰山封禅之后,此传统便发扬光大,历经数代不衰。用意自然是祈求天地神鬼保佑其万年基业,虽然用心良苦,但那些王朝最终都一个个灰飞烟灭了。由此可见,用祭拜山河来保佑江山万代,效果也是靠不住的,所以到袁世凯以后就再也无人仿效了。然而,到了21世纪的今天,官方又重新提倡叫学生拜山河,就更加荒唐了。

学者肖雪慧的博客文章则强调说:近年以来,中国的壮美山河不断遭到祸及子孙的破坏性开发和严重污染;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官宅和富豪别墅占据了各地的核心风景区,把国土分割为一个个私家领地;有些地方既使没建私宅,也变成了不交纳买路钱便不得入内的禁区,一般的低收入者和穷孩子们是进不去的。

谈到教育部通知的另外一大硬伤,也就是百姓与黎民不分,杨开亮的文章回顾说,“百姓”一词最早指的就是上等人,今天听谓的“主人”,是一种尊称,却也符合其历史原意。教育部官员这一次非要拜“亿兆黎民”,以显示其学问渊博,不想反倒画虎类犬、弄巧成拙。殊不知,“黎民”早先指的就是“奴隶”,是一种蔑称。要弄清楚这个典故,还得从炎黄时代讲起:很久很久以前,黄河流域集中着几个势力较大的部落,其中包括黄帝族、炎帝族,夷族和九黎族等等。经过多年的征战,黄帝和炎帝联手组成的“多国部队”,最终战胜了九黎族。这支“多国部队”是由大约100个氏族所构成,统称“百姓”,而在这场战争中抓到的九黎族俘虏就被称为“黎民”。百姓与黎民,则意味着奴隶主与奴隶的区别。到了西周奴隶制时期,“百姓”就成为贵族的通称,与“黎民”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个阶级。尽管后来百姓的地位逐渐降低,但黎民的地位仍是最低的,所以又被称为“庶民”,所谓“贬为庶民”就是这个意思。如今,老百姓作为共和国的“主人”,怎可随意再次被贬为“黎民”?

肖雪慧的文章接着说,这些年来,教育部的各类指令太过频繁,从“样板戏”进学校、组织学生跳集体舞,到读经和60周年长跑等等。这隔三差五的宏伟计划好象大多都没能善终,或者说“流产”了,但全国的学校却一次也未能逃过干扰,最终遭秧的还是学生。文章又说,不管是“祖国” ,还是别的什么崇高偶像,要不要拜?以及要拜哪些?都是个人的选择,属于受到宪法保护的公民信仰自由范围,权力不得随意干预和强制。任何动用公权力来推行的做法,都侵犯了个人的精神自由。至于爱国心,也不是“拜祖国”就能拜得出来的。如果每个孩子都能上学,农民工的孩子不必“借住”在自己的国家,读书也不必交纳什么借读费;如果家长们干了活都能正常拿到工资,不必动不动就去搞什么“恶意跳楼讨薪”;城乡居民也不必担心自己房子下面的那块地皮,什么时候被谁看中了,刷上一个“拆”字,就得滚蛋;最重要的是,公权力的来源和行使都应符合文明世界通行的普遍规则,公民都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只要政府不断地朝这个方向努力,无须谁来动员,更无须搞什么花样翻新的名堂,公民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感和爱国心就会油然而生。

谈到中国教育部的功过是非,中选网上作者傅一河的文章写道,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看看教育部这些年都做了什么?大学腐败层出不穷,可以说目前中国教育界已无一片“净土”。中国的博士官员最多,中国大学买卖文凭的水平世界第一,大学生“被就业”的水平也是世界第一。不仅如此,有小学生更是公开表示:长大以后最想做贪官,什么好东西都有了。还有“宁做三奶,不嫁穷人”等等,凡此种种,教育部都是难辞其咎的。文章又说,教育部唯一正确的就是“讲政治”。这也是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只要政治上正确了,立场站对了,其它的错误都可以“下不为例”。即使个别撞在枪口上不幸被免职者,避过风头后照样悄然复出,优哉游哉。

综上所述,杨开亮的文章最后强调说,教育是公共资源,教育部也没有权力把亿万学生当作打造自己政绩工程的镙丝钉。爱国是一种情感,而情感是不能组织的,尤其难以掀起什么“热潮”。而教育部此次的“向祖国母亲拜大年”活动,就是把学生们的脑袋都当作了空桶,想往里面装什么就装什么。如此大规模的突击“爱国”运动,其效果只能是南辕北辙,充其量不过是又一个政府形象工程罢了。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