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北大清华自主招生面试为何如此潦草?

 2010-02-08 02:13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北大、清华自主招生、保送生面试4日同时进行。令人想不到的是,两校的面试时间均不长,而且全部采取的是“群面”方式。考生们从全国各地聚到北京,分到每个人头上的面试时间却平均只有5-10分钟。更令人想不到的是,清华大学竟把“考试内容不准接受媒体采访”写在准考证上,一旦违规,视同作弊。

这真是匪夷所思。据笔者所知,有科学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丰富招聘经验的世界500强企业在招聘新员工时,除了笔试程序外,至少还有两到三次面试——这是大学生们所熟悉的“一面”、“二面”——每次面试的主考官各不相同,设置的面试形式也不一样,有个人面试、集体面试、情景面试等等。总之,其意图是为了充分地考察每一个应聘者。而就是这么严格的考察程序,还会有“看走眼”的情况发生。有统计显示,在一流企业中,招聘失误的比例高达30%。

难道北大、清华的教授们,水平要高于长年搞人才招聘的考官,只需5-10分钟,就能评价一名学生?而从清华大学那道给学生颁布的禁令看,大学“考官们”的水平不是很高,而是相当之低——连已经考过的题目都不准学生向媒体透露,大学难道怕考生们根据这样的考题做准备?而高明的面试是不怕考生准备的,因为整个过程就是还原考生真实能力的过程。

把全国的学生集中到北京,却只考5-10分钟,大学或许是为了节约面试的时间,可是,其造成的结果却是,考生们为赶考付出很大的成本,而大学在潦草的面试中,难以进一步考察学生,面试就成了走过场。

这种既要组织面试,又草草对待面试的情况,生动折射出当前大学自主招生的困惑——那就是把面试作为自主招生的“特征”之一,认为自主招生就必须得组织面试,而当大学针对每个面试入围的学生举行面试时,却发现如果考察充分,战线将十分漫长,同时,针对每个考生的不同情况,问出个性化的题目,也十分困难。这也可解释清华为何担心学生把面试题目告诉媒体。

自主招生其实并不需要每个学生都面试。从运作成熟的美国大学的自主招生看,依据是否要面试、怎样面试,考生可分为三类:一类不需要面试,学校经过评价考生提供的SAT成绩、中学学业成绩、中学综合表现,就决定录取;一类需要信息确认面试,其方式是电话面试、校友面试,主要是确认学生所提交的信息,同时通过电话交流和委托校友面试,进一步了解学校想重点了解的一些考生信息,比如交流能力,个人规划等;还有一类是校园面试,这类学生需要通过面试后才能最终确定录取。由于只有部分考生进行校园面试,因此学校有更充足的时间考察自己最想考察的一批学生,而且,不少大学还为参加校园面试的考生提供免费食宿和交通费用。

当然,美国大学与我国内地高校有很大不同,学校自主确定对哪些学生不进行面试就录取,或者进行哪种面试,公众一般不会相信其中有猫腻。而换在内地高校,必然遭遇质疑。目前,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已经要求获得“保送生”资格的学生也要参加大学的笔试和面试,就是由于这一原因。

但是,让所有学生都走一样的形式,就可保障公平吗?大学潦草的自主招生面试,对考生来说无异于“草菅人命”。要让大学真正重视考试的利益,唯有的办法是借鉴美国大学已经成熟的模式,即考生自由选择大学,可以获得多张录取通知书。美国大学为何要按照学生的情况设计面试环节,为何要为考生掏腰包付面试费,为何不敢在招生中玩猫腻?原因很简单,是考生选择大学,学校须提高办学质量,以更好的教育服务吸引考生。而我国的大学由于没有竞争的压力,所以可以不顾考生的利益,一纸通知把考生千里迢迢召来,就为见面10分钟。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丙奇博客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