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老虎最初什么能耐也没有,是跟着猫学本事的,这大概就是猫成了"虎舅"的原因吧!猫教老虎扑、跳、蹿、抓等各种捕食的动作。后来老虎忘恩负义,想将猫捕捉来吃。猫早有准备,敏捷地爬上树梢,让老虎奈何不了。原来猫在和老虎相处的过程中,已经看出老虎的凶狠本性,所以在传授技艺时留了一手,没有教会老虎上树的本领,这下真的救了猫的命;而老虎虽然在山林中威风八面,却唯独不会上树。
宋代陆游曾写过一首诗《嘲畜猫》,诗中对猫的灵巧狡黠有维妙维肖的描绘。就在给这首诗加的注解中,他提到了上述老虎学艺的传说:"俗言猫为虎舅,教虎百为,惟不教上树。"在另外一首写猫的诗中,陆游也特别提到了猫和老虎的这一点区别,称猫"似虎能缘木",意思是说猫各方面都像老虎,但比老虎多一样能缘木(爬树)的本领。
虎口拔刺
中国有句成语"虎口拔牙 ",意思就是胆子大,或者做十分危险的事。老虎乃猛兽,一般人都怕它,俗话说"老虎屁股摸不得",更不用说去碰老虎嘴了。不过"虎口拔牙"只是一种比喻,没听说真有此事,虎口拔刺的传闻倒是有的。
清代著名医药学家赵学敏在其所撰写的《串雅》一书中说,宋代"走医"(游走四方的郎中)李次口,一次在深山中遇到一只老虎,口中有刺扎着,求他帮忙拔除。李次口将手中的一个铁器置于虎口,然后为老虎拔出了刺。后来李的医术流传开来,名闻江湖,而他手里那把为虎拔刺时使用的铁器也随之出了名,被称为"虎刺"。
这东西"形如环盂,虚其中,置铁丸,周转摇之",实际上是一个手摇铃,而"祖其术者率持此以为识","虎刺"于是就成了那些游走四方行医者的标志。
拔刺救虎的传说在民间还有一个故事版本,内容差不多,但人物变成了唐代药王孙思邈。
传说孙思邈一次在采药途中,被一只张开大口的老虎挡住去路,原以为对方要伤害他,没想到老虎是因为喉咙里扎进了一根很大的动物骨头,来求药王救它性命的。孙思邈用一个铁镮撑住虎口,然后伸手通过铁镮,从老虎口中拔骨刺,老虎痛得合拢嘴巴,正好咬在铁镮上,未伤着药王。孙思邈拔出骨刺后,还替老虎的伤口处抹了药。老虎获救后,不住地向药王点头道谢。铁镮则被做成手摇铃,称为"虎撑",上山采药的人都带着它,据说老虎见了此物,就不会伤害他们了。
舍身饲虎
老虎凶猛无比,有"兽中之王"的称号,有时也会伤害人类。中国历朝历代因打虎而留名青史的人不少,《水浒》中更是将用拳头打死老虎的武松,塑造成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打虎之所以被人称道,皆因为那是除害。然而在佛教经典中,却有舍身饲虎的故事。
相传古印度一个国王有三个儿子,一次他们外出游玩回来,途经一处山林,发现一只带着七个虎仔的老虎,因为长时间没有东西吃而饥饿难耐,甚至有了吃自己幼仔的念头。三位王子见状心生怜悯,其中最小的那位王子故意将两位哥哥支开,然后纵身跳下山崖,正好倒在老虎身边,浑身淌着血。奄奄一息的老虎舔舐了王子的鲜血后被救活了,随即带着虎仔分食了王子的肉体。
"舍身饲虎"的传说在许多佛教书籍中都有记载,故事大同小异。根据佛经上的说法,"舍身饲虎"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本生"故事,即说的是佛祖前生修行积德的事。有说释迦牟尼曾经发愿,要舍身一千次,到他降生为王子之前,他已经舍身九百九十九次,这次以身饲虎就圆满了。佛教宣扬慈悲为怀,而对食人的老虎施以救助,彰显了佛教所言慈悲的宽广和功德无量。
在敦煌莫高窟,有关"舍身饲虎"的壁画十分有名,在一些属于不同年代的洞窟中,都有呈现这一传说的壁画。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老虎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