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为什么国家又称为“社稷”?

 2010-01-14 04:26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在古书典籍中常可见到"社稷"又代指国家,如《礼记·檀弓下》:"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虽欲勿殇也,不亦可乎?"及《三国演义·第二回》:"陛下今不自省,社稷立见崩摧矣!"那么,为什么国家又称为"社稷"呢?

在古代,"社"本指土神,如《孝经·援神契》:"社者,五土之总神。"及《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后土为社。"后土就是土神。古人认为稷是百谷之长,所以 "稷"本指谷神,如明朝梅膺祚《字汇·禾部》:"稷,谷神。"因此,"社稷"原意是土神和谷神的意思。如《书经·太甲上》:"社稷宗庙,罔不祇肃。"

在《白虎通·社稷》中记载:"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没有土地、粮食,人民就无法生存,所以土地和庄稼是人民赖以生存的根本,也是一个国家的立国基石。中国自古便以农立国,可见农业对国家的重要性,因此历代的君王都很重视对土地神及谷神的祭祀。

所以,古代的君王为祈求国土平安,五谷丰登,每年都要举行祭祀社稷大典,因此久而久之,社稷就成了国家的象征,渐渐被人们用来代称国家了。


来源:明慧网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