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饥荒年代的茅台酒生产(图)

 
茅台酒国宴酒

1959、1960、1961三年的时间,茅台酒合计产量为2 079吨,其中出口139.86吨(《茅台酒厂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第63、70页),1 939吨为中国人自饮。在那个年代能饮茅台酒的当然不是普通百姓。 
 
生产这些酒需要多少粮食呢?  

根据茅台酒厂历年使用原粮统计,这三年实际用粮是2 260万斤,其中高粱1 085万斤,小麦1 175万斤。换算合计1.13万吨。(《仁怀县志》,第553页)  

众所周知,这三年,缺的就是粮食。那么,这1万多吨粮食是从哪里来的?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又是怎么样的?

"灾荒期间禁止以粮食煮酒"  

茅台酒的产地仁怀县,1949年前,战事、匪祸、天灾、人害,几乎年年都有。当地老人回忆,远的不说,民国时期青黄不接的事情,每个村子都遇过,普遍贫穷是事实。而普遍饥饿、大面积死人的事情,好像没听说。民间酿酒,自然得遵循灾荒伦理底线和灾荒市场规则。  

1937 年,贵州省政府颁布"违背酿酒处罚规则"(10条)。其中,在天灾粮食困难期间禁止以粮食煮酒、熬糖、米浆刮布。"对违禁酿酒者,除将酒没收变价及封禁器具外,并依酿酒量,按当地酒价,处以2倍以上4倍以下罚金,再犯者,处以4倍以上8倍以下罚金"。(《贵州省志 粮食志》,第55页)  

担任过仁怀政协副主席的周梦生曾在一篇文章中说:建国前,当地遇上旱涝灾害,粮食减产,米珠薪桂,为了民食,政府下令全县严禁煮酒熬糖,禁令森严,就是下了窖的沙,也不准翻烤,已烤存的酒不许出售。禁期有时长达一年。(周梦生:《茅台酒厂今昔见闻》,载《仁怀文史资料》第六辑,第75-76页)  

仁怀学者徐文仲告诉我:茅台民间有个谚语叫"端午踩曲,重阳下沙",这个谚语,把酿酒的过程说清楚了。曲,以麦子为原料的菌母,如同药引子,在端午前后制作。沙,是高粱做成,把带壳的高粱磨碎蒸煮谓之生沙;下沙,是把多次蒸煮的生沙过滤为熟沙之后,拌入谷壳按工序投入窖中密封、发酵过程的俗称。下沙,过去都是从重阳节这一天开始,以后分期提取与麦曲混匀后酿酒。故诗人说,茅台酒提了高粱之"精",取小麦之"魂"。  

但是,1959年后的几年,仁怀没有诗意,只有"饿魂"。三年期间,仁怀大事记当地文件记载--截至1959年7月16日,仁怀县有各种病人8 384名,其中浮肿5 335人,占总人口1.49%。最严重的三元、大同生产队害浮肿的为9%和9.8%。(《大事记》第148页)  

8月4日,县里贯彻省委书记周林的电话精神。周林要求:各县必须抓紧秋收,大力进行爱国爱社教育,把垮了的食堂,用农忙的形式恢复起来。他还要求:教育小队干部和社员说实话,超产受奖,瞒产批评,私分者要处理。(参见《大事记》第149页)  

周林就是仁怀人。电话内容是周林参加庐山会议期间指示给贵州的。  10月17日,县里向农民发出《计划和节约用粮公开信》,信中号召:"忙时多吃,闲时少吃,菜粮混吃。"  

12月1日,县卫生科报告:回龙、喜头、学孔等地11名农民有一个多月没吃粮食,水肿不消而死亡。(《县志》第49页) 

1959年年底,当年的茅台酒产量为820吨,比大跃进之初的1958年高出197吨,是1953年产量的10倍以上。同年,国家投资茅台酒厂120万元搞扩建。 
 
伴着农民"闲时少吃"和国营茅台酒厂放开肚量"耗粮",进入了1960年。  

2月16日,县里的简报显示:全县发病人数达16 864名,其中浮肿9 073,严重6 141人。1959年12月下旬到1960年2月14日,共死亡3 718人(其中,路上死亡217人)。(参见《大事记》第159页,《县志》第49-50页) 
 
6月29日,县里决定,今年夏粮丰收,外调150万公斤、茅台原料250万公斤。  

10 月30日,全县五级干部会议上,县委书记庞耀增号召说,全县要准备稻草、谷壳、苞谷杆叶、青杠子(一种植物)各500万公斤,红薯藤1500万公斤,荞杆子750万公斤,小米糠75万公斤,蕨巴150万公斤......共5 000万公斤。按30%的出粉率,生产1 500万公斤"淀粉",这样,每人能平均50公斤,保证农民减粮不减饭。(参见《大事记》第173-174页) 
 
12月27日,县里领导又指示安排,茅酒原料从1960年底到1961年6月需要360万斤,饲料用粮60万斤。(参见《大事记》第178页)农民们也许没有想到,秋收带来的不是新的希望;随着这个决策出现的,是死亡率的惊人上升。  

1961年县委《大事记》摘要--(全文5800字)

[ 以上文字节选自炎黄春秋杂志,阅读全文请订阅本杂志.]


本文留言

作者帅好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