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饮食典故:不可思议的‘太极’(图)

 2009-11-14 23:54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2


太极图

三十多年前的社会环境,还没发展到目前这种穷奢极侈的地步,同事聚餐的菜肴,大多是台式“粗菜”,尤其是乡下办喜事,多半在住家附近的空旷处搭上帐棚,摆上桌椅,接上水龙头、拉长水管,就在自家门口开始了“办桌”。虽然卫生条件没法讲究,可经济实惠、货真价实,吃得宾主尽欢。


一桌筵席吃下来,最后一道菜一定是甜点。头一回面对摆上桌面的太极图时,我立刻就被迷住了:白、绿二色或紫、橙双彩的鲜明对比,让我目不转睛;那弯得恰到好处的曲线,隔成了两个彩色世界;那两个鱼眼儿似乎一眨一眨的瞪着你。当我忘情的只顾欣赏、赞叹而舍不得吃时,其他人却早已汤瓢齐下,把那美极而似乎隐藏无限内涵的甜食,一下捅破、掀烂,心中着实惋惜不已!

过后打听才知道,那“白”是“马铃薯”;那“绿”是“青蚕豆”或“菠菜”;那“紫”是“ 芋头”;那“橙”是“红心番薯”。把这些食材分别煮烂,用瓢压成泥状,再用猪油分别炒好并调味,加盐就是咸太极,放糖就是甜太极,然后用心做成太极图案,既好看又好吃,是冬夏皆宜的一道素食。随后在偶然间通过阅读,得知有本书叫《太极图说》,是宋朝周敦颐所撰,凡一卷。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而圆形中画阴阳文各半交互之形,称“太极图”。

这道素菜随着社会的变迁、物质的讲究,慢慢的在高级宴客菜单中,好像再也没出现过。如今因为西餐大行其道,花样繁多引人注目,又能事先预制、冷藏,所以都用小巧诱人的糕点、饮料等等替代,吃不下还能放兜里拎走,因此极少采用那数十年前,花工耗时的传统甜点——太极图了!也许做这道菜的厨师,不约而同的感到是对代表道家标志的不敬而停止,亦或可能在素菜餐厅仍旧保留,只是我不知道罢了。

有谁能够相信,一个曾经被旱涝肆虐的小村落,在按照中国道教的太极星象图重新设计布局后,在此后六百多年中,再也没发生过一次旱涝之灾,百姓从此安居乐业。不久前,在浙江省中部的武义县就发现了这样一个笼罩着浓厚道教神秘色彩的古村落——俞源村。

从俞源村后的梦山岗高处俯瞰,一条山溪从村庄东南方流入,改为东西方向横穿村子,直至村西山脚,复折向北至村口,呈“S”形流向村外田野,“S”形的溪流与四周环山在村口勾勒出一个巨大的太极图。而“S”形溪流正好是一条阴阳鱼界限,把田野分割成“太极两仪”。溪南“阴鱼”古树参天,鱼眼处现有公路穿过;溪北“阳鱼”稻谷金黄,鱼眼处种着旱地作物。经仪器测量,太极图直径为320米,面积8公顷。

俞源村是个有七百多户人家,两千多人的古村落,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俞姓聚居地。据村里人讲,俞源村的布局,是中国明代开国元勋刘伯温亲自设计的。刘伯温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战略家,精通堪舆(风水)之术。在民间传说中被描绘成仙风道骨、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式传奇人物。

据《俞氏宗谱》上讲,俞源村俞氏的第五代孙俞涞与刘伯温青年时乃同窗好友,交游甚密。元末至正九年(1349),刘伯温辞官归里,路过俞源村探望俞涞。当时此村旱涝不断、火灾频发、瘟疫流行、民不聊生。俞涞请刘伯温帮忙想想办法。精通天文地理的刘伯温经过仔细勘察之后,设计了“天罡引二十八宿”的“太极星象图”的村庄布局,要求俞氏后代按他的布局建造房屋。

令人惊奇的是,从此之后,俞源村旱涝绝迹,村泰民富,不仅在明清两代富甲一方,而且还出了尚书、大夫、抚台、知县、进士、举人等两百六十多人,被认为是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

奇事还不止这些:俞源村每年黄历6月26必定下雨,大旱之年也不例外;村中“声远堂”的八条木雕鲤鱼,会随季节而变换颜色;村口太极图阴鱼中的那棵六百多年树龄的白栎树,长到27米高,被称为浙江的“白栎王”;而其中七星塘中的第三口“玉衡塘”,每当村民填塘造房,必遭火灾,屡试不爽……据说,村里这样的谜团有二三十个,令后人觉得不可思议而对它充满了种种揣测与臆度。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