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香港特首曾荫权在立法会进行施政报告。Getty Images
每年10月,是香港特区政府作施政报告的日子。今年的施政报告是10月14日。除了民生经济,人们关心的是政制发展,特首与立法会什么时候可以实现一人一票的普选。由于今年香港的金融海啸阴影还没有完全消退,因此对政府"派糖"并没有什么指望;至于普选,特区政府早已声言连"路线图"都没有,因此今年的施政报告,已经是预料最平淡无奇。虽然如此,却也掀起一些波浪,倒是事先所预料不到者也。
施政平淡 推"假大空"优势产业
由于没有什么可以劲爆的消息,本来比较务实的特首曾荫权,也继承中华上国的"假大空"精神,描绘画饼。其中着墨最多的就是推动所谓"六大优势产业",分别是教育、医疗、检测和认证、环保、创新科技和文化及创意产业。这六大产业有别于传统的金融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制造业。其中的制造业,在中国改革开放后内迁,已被物流业所取代。
曾荫权说,这六大优势产业,现时只占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约6~7%,未来若能倍升,将可创造数以万计的职位。显然,这是在取悦为失业所困的打工阶层。但这六大产业,几个月前就已经在媒体炒作,人们失去了新鲜感。而炒作这个议题,显然也是自从2003年中港签订CEPA并未能拯救香港经济,而另外想出来的法宝。这"假大空"计划,让人想到曾荫权的前任董建华,也曾在施政报告中声称要建立"数码港"、"中药港"、"服装港"、"汽车修理中心",乃至"超曼哈顿"等等,董建华后来在北京压力下,以"脚痛"为名下台。曾荫权要走董建华老路吗?
香港大学民调中心于报告当天对超过一千位市民进行调查,在曾荫权担任特首以来的5份施政报告中得分最低,只有53.5分,较去年低0.3分。3成受访者满意施政报告,比去年跌1个百分点;28%表示不满意,升2个百分点。对他的评分则为54.2分,比在10月6至11日调查的55.2分,跌了1分。
涉利益输送 成众矢之的
更不幸的是,在假大空的同时,他也犯了一个严重错误,那就是在施政报告中没有注意到利益回避,仅仅隔了一天,这点就成为众矢之的。
事情是这样的,在这份报告中有一个政策建议,也就是政府随电费单派发每住户100元现金券,作为电费增加后市民购买省电电灯泡之用,即粤语中的"悭电胆现金券"。而问题就出在,曾荫权的亲家,是著名的电器商品代理商,约占灯泡市场的三成。因此,这个政策建议就有利益输送之嫌。于是,本来关注的楼市,以及香港市民的贫穷线的讨论,就让位给"利益输送":评论中各种说法都有,有要他下台的、有要廉政公署调查的、或要求政府收回或修改这个政策的。根据香港《苹果日报》所做的民调,58.9%认为曾荫权应该申报省电灯泡计划可能存在的利益关系,59.7%更指曾荫权应就此向公众致歉,认为不需要的只占20.2%。
对这个利益冲突该怎么看?根据香港现行制度,不论是特首、主要官员甚至行政会议成员,他们均毋须申报直系亲属以外人士的利益,所以从制度上,曾荫权并无违规犯错。也因为这点,特区政府不想收回这个政策建议,提出这个建议的环境局局长邱腾华则自己出来承担责任。行政会议在听取曾荫权及邱腾华交代有关的解说后,同意事件中特首没涉及利益冲突,做法符合现时特首及主要官员的利益申报要求。
缺政治智慧 保皇党也反弹
不论事件结果如何,无可否认的是,曾荫权作为政治人物,尤其是特区行政长官,其政治敏感度是严重不足的。2005年3月初,特首董建华在北京见过胡锦涛与温家宝后回到香港,在政府总部召见曾荫权,虽然见面内容保密,但是显然董建华告诉他自己将辞职,而由曾荫权署理特首,也是继任特首的前奏。据报导曾荫权见面后回到自己办公室时一路吹口哨,其自鸣得意状溢于言表,成为当时媒体议论的焦点。事后有立法会议员在闲谈时取笑他,他声称失去了人身自由,并且解释他的口哨是在吹国歌;显然,在接受重任以后,他的爱国心油然而生了。这次电灯泡事件说明,他并没有因此在政治上更成熟一些。
然而这次风波发生后,"保皇党"的表现更耐人玩味。立法会21日召开施政报告后的首次会议,保皇党议员竟也加入围攻行列。中共在香港的外围政党民建联的叶国谦,批评这计划"有好多漏洞";例如:计划的行政费用、省电灯泡券能否被人收购转用等细节均不清晰,为何要加电费,消费券是不是真正用于购买环保灯泡呢?中共属下工会组织工联会立法会议员王国兴,也批评市民对计划中的加电费有强烈反弹,反映这次政府政策不够细致、完全是扰民;因此工联会不会支持任何要加电费的计划。
即使是代表工商界的政党自由党主席刘健仪,也指出计划有漏洞,因为加电费商户也要交钱,但是他们却拿不到省电灯泡券,这很不公道也。连过去曾荫权属下保安局长、因强力推行国安法惹出民愤而下台、后来转战立法会的叶刘淑仪也不给曾荫权面子,批评他没有申报利益,因而必须交代。
这样连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也向他开火,是否反映他们从北京收到某些信息,北京不再"保曾"呢?果然如是,后面就将有许多好戏看了。
曾荫权面临四面楚歌,一直没有出来公开表态,却在23日开始离开香港休假4天。这在表示什么?更是引出许多遐想:是想冷却批评,是修身养性,还是表达对某方的不满?
(林保华部落格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看》雜誌訂閱網站http://www.watchinese.com
- 关键字搜索:
- 施政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