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竹书 保存老子99%

今年初北京大学接受海外捐赠的一批古代竹简,总数达三千三百多枚,经整理拼对后,可复原的完整竹简超过二千三百多枚,命名为"西汉竹书"。竹简上出现的 "孝景元年"字样,可推估出竹简年代大约为西汉中期,多数可能抄录于汉武帝时代,其中并包括最完整的《老子》古本。

这批竹简保存情况良好,表面呈褐色、质地硬实、字迹清晰、墨色黑亮,一些竹简上的朱红界栏与图画,色彩鲜艳如新,算是目前战国、秦汉时代竹简类古书收藏,种类数量最丰富与保存质量最好的一批,对先秦、秦汉、古代思想与自然科学等诸多历史领域的研究,极具学术价值。此外,竹简文字抄写工整,有七八种各具特色的书风,堪称汉代隶书精品,书法艺术价值也极高。

北大出土文献研究所所长朱凤瀚说,最引人注目的文献是《老子》,残缺篇幅约只占一%几乎可算"完璧"。而之前出土的《老子》古本,马王堆帛本大多残破,郭店楚简本则仅剩五分之二的内容。

秦丞相李斯所著的文字学书籍《苍颉篇》亦在其中,此书宋代之后已亡佚,近代出土的汉简只保存零星片段,这次发现的《苍颉篇》则保存了一千二百多个完整文字。

另一套《赵正(政)书》是关于秦始皇之死和秦朝灭亡,记述始皇帝、胡亥、李斯、子婴等人的言论活动,包括秦始皇临终遗命和李斯的狱中上书,部分段落可见于《史记》的《蒙恬列传》与《李斯列传》,很可能是司马迁撰写时的参考文献。有趣的是此书称嬴政、胡亥为"秦王赵正(政)"与"秦王胡亥",而非始皇帝或二世皇帝,作者明显不承认秦朝的正统地位。

本文留言

作者中国时报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