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此诗仿佛看透人生,尤其是前两联对人生的理解,最为人所称道。后两联反倒接近故事的介绍。
话说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苏轼(子瞻)与其弟苏辙(子由)赴京应举途中,曾寄宿奉闲僧舍并题诗壁上。次年,苏轼即以〈刑赏忠厚之至论〉与弟苏辙同榜中进士。
时至宋仁宗嘉佑六年(1061),苏轼赴任陕西任凤翔府签判,路过渑池,其弟苏辙送至郑州,眷眷手足之情难遣,便写了一首〈怀渑池寄子瞻兄〉以寄赠兄长;而此诗〈和子由渑池怀旧〉即为苏轼回赠的和诗。
对于正当盛年(二十六岁)的苏轼而言,旧地重游的感伤,来自于人事已非的痛惋。当年与奉闲和尚偶然交会的光亮,竟尔消失于无形,沧海桑田所需的时间不过短短五、六年。念及此,正意气风发的苏轼,也不免要慨叹不已!
因此,回头再看此诗前两联,更能理解苏轼何以有"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这样的感悟了。人生所到之处,就像飞鸿偶然停驻于雪泥一般,短暂、偶然与飘忽不定;一旦鸿鸟远去,谁能辨其飞向何处?既如此,面对充满偶然性遇合的人生,苏轼自然有所领悟。
然苏轼并不打算让这首怀旧诗,落入过度悲愁的调子里。面对"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这样的落寞局面,苏轼深知雪泥鸿爪无可追寻;但最末联"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却又说明了过去为人生而奋斗的鸿爪留痕,是永难忘怀的。
是以,此诗饶有几许怀旧之哀愁,但积极的人生意义,其实早已蕴藏于字里行间了。因此,"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是苏轼对人生所下的最佳注脚。
- 关键字搜索:
- 人生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