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抑郁症成为孩子们的杀手

去年九月初,开学才刚刚两天的时间,上海就连续发生了四起中小学生跳楼的悲剧。随后,九月二十四日,武汉的一个高三女生,因为和母亲发生了争执,跳下长江大桥身亡。十月十三日,福建省泉州市一个刚上小学五年级、年仅十三岁的男生,从教学楼六楼的走廊拐角处跳楼身亡。此后不久,十月二十五号那天,北京一个十四岁女孩与父母吵架以后,用围巾在房间内上吊自杀身亡。

这些事件其实只是青少年自杀的几个例子,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二零零八年做出的"中国青少年权益状态报道"显示,在中国的十五到三十四岁的青少年中,自杀已经成为第一位的死亡原因。人们会问,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正处在生命的春天、本应该无忧无虑的青少年们,选择了死亡呢?当然了,我们知道促使一个人自杀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但是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抑郁症这个现代病,是把很多青少年推上死路的罪魁祸首之一,不可忽视。

作为一种现代心理疾病,抑郁症正在全世界范围里蔓延,正在向越来越年轻的人群中悄悄地渗透。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世界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有心理方面的问题;有两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每年大约有一百万人为此而自杀。相比之下,战争和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都不及抑郁症大。

而最近几十年来,抑郁症已经不是成年人特有的心理问题了,就连四、五岁或七、八岁的孩子们,也可能患上这个疾病。美国心理健康研究所报告说,大概有百分之八的青少年和百分之二的儿童,在他们二十岁生日以前,曾经出现过抑郁症的症状。虽然专家们还不能够确定青少年抑郁症人数的急剧增加,是否是因为现在医疗手段的发展,使得诊断与确认抑郁症更加准确和容易,但抑郁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悲惨后果,已经使有些人将其称之为"公共卫生疫情",并且呼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了。

中国国内的专家们把青少年抑郁症分成了急性抑郁症、慢性抑郁症和隐秘性抑郁症三种。急性抑郁症的起因,多半是由于一些突发的事件,比如亲人去世、意外灾害等等。这样的孩子比较容易确认,因为他们的行为表现,比如哭泣、食欲不振、失眠、恶梦、消瘦等症状都很明显,而且是和突发性的诱因一起出现的。

有慢性抑郁症的孩子,小的时候,一般都经历过一些精神创伤,但没有突然的诱因。他们的病症是逐渐加重的,主要表现为胆小、畏缩、不合群、学习成绩持续下降、睡眠不安、并且经常表达厌世的情绪和自杀的念头。

隐秘性抑郁症的症状常常会与其它一些问题混在一起出现,不容易断定。有隐秘性抑郁症的孩子们,不听话、多动、执拗、攻击性强、冲动、捣乱、学习困难,因此常常会被认为是行为问题儿童,从而掩盖了他们心理疾患。

造成青少年抑郁症的原因有很多,总结起来有这样几种:一是在家庭中长期受到歧视或虐待,从而造成心情压抑,使孩子的心理遭受了创伤;二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管教过严,使孩子无法承受,因而造成长期情绪不佳;三是孩子的生活单调,没有必要的社会交往机会,思想闭塞,没有与人交流和适当发泄的渠道;四是孩子身体不好,家庭生活不幸福,学习成绩不佳,得不到他人的承认与尊重。

抑郁症有一定的遗传背景。比如有些抑郁症患者,可以追溯到他的家族史。抑郁症也有一定的生理背景,比如青春期体内激素成份的变化,与青春期抑郁症有一定的关连。但造成青少年抑郁症的一个主要因素是生活环境,特别是家庭和学校环境的影响,所以需要引起成人的重视。

青少年抑郁症必须早发现、早诊治、早治疗。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患上抑郁症的孩子们,就会造成学习成绩不良、行为突兀或退缩等,最终可能会成为加害于自己或他人的杀手,从而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虽然现在已经有不少药物可以治疗抑郁症了,但要为孩子们提供高质量的生活,仅仅靠药物是不够的。父母要尽量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更重要的是要为孩子们提供交流、宣泄和化解心理问题的渠道。此外,父母还可以教孩子一些调节自己心情的方法,让孩子做情绪的主人,而不是奴隶。不要让抑郁成为杀手,让孩子在父母的关爱呵护下,快乐地成长吧。

本文留言

作者文方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