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马上就要走过一半了,经济危机的阴影还笼罩在世界各地。在各国忙于应付经济危机的進一步深化影响时,中国似乎又一枝独秀,各项经济指标显示中国正在率先走出危机。那复苏到底是真相还是幻象呢?有专家指出中国经济报表的八大怪异背离现象,这令人们不得不思考如何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中国经济复苏了?
52岁的沈鹏在内地一个中等城市经营一家小型配件公司。2008年中,沈鹏注意到电视和报纸报导的国外金融危机。开始,他觉得跟自己没关系。但是到了08年年底,他的生意也开始受到影响。他的一个大客户,一家出口生产企业开始让职工「放长假」,而这家企业的订单也锐减到过去的一半。沈鹏体会到了「全球一体化」。他开始关注国内外有关金融危机的信息。
但是,今年农历新年过后,沈鹏感觉生意又好了起来。本地几家大企业又开始开足马力生产,他的配件订货量也明显增多。这让他多少有些困惑。国际上的金融危机不是还在加重吗?怎么感觉中国好像这么快就过去了?
「4万亿计划」刺激下的中国经济各项指标似乎也在告诉人们危机已经过去。今年以来,首先是银行信贷发放创天量,一季度即超过去年全年发放量。接着中国股市连创新高,资金流入呈「井喷」之势;港股行情也持续看涨,堪可比肩2006年牛市。国内房地产市场也涨势重现,今年前四个月,全国商品房销售大增三至四成,而北京销售额与销售面积同比增长均超过了100%,京沪两地的土地市场也相继出现溢价成交盛况。
正当有些经济学家宣称中国经济已经复苏时,也有国内专家指出,目前中国各地资产价格的大幅上涨和一些生产繁荣并非是经济复苏了,而是更多缘于流动性过剩。
用《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的话说,就是目前市场博多的热情,更多的是一种「流动性亢奋」。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小年则直言:「危机始于失衡,复苏之道在于恢复平衡,发达经济体已大幅调整,中国经济失衡则因刺激投资進一步恶化。」
地方政府哪来的钱?
去年中国政府宣布推出「4万亿」刺激计划后,一方面是银行信贷标准的极度放宽,2009年第一季度的信贷增加额是4.58万亿,几乎相当与2008年全年的信贷增加额。这些资金表面上大多流向了大中型国有企业,其中以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行业为多。
另一方面,在中央推出刺激计划的同时,要求地方政府也拿出配套资金。而由于经济发展的极度不平衡,很多地区拿不出配套资金。于是,各级地方政府通过以城市建设投资集团为名的政府融资平台,套取银行的信贷资金。
最新一期《财经》杂志(09年第12期)以「地方政府:融资的狂欢」为题发表的封面文章中指出:「这种融资平台,数量从一地一个到多个,级别由省、市复制到县,行业从城市建设、交通延展到新能源,规模由小至大,正在加速膨胀政府的融资能力。」
国内经济学家沈明高指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国主要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投向基础设施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近9000亿元,是同期新增中长期贷款的50%,其中很大一部份流入各地方的融资平台。」「这一独特制度安排,使得政府以较少的财政资金撬动数倍的巨额信贷资金......」
在操作者眼中似乎没有危机,对他们来说,惟一有意义的是财政和信贷的放松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最后的盛宴中,每个人都想分一杯羹。然而这种「流动性亢奋」带来的后果无疑是危险的,就像人过分的亢奋会突发心肌梗塞一样。
4万亿的「强心针」能持续多久?
在拉动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消费、投资和出口中,中国长期以来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出口和投资,消费对GDP贡献度不高。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非常高,2008年达到59%。所以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中国的经济,比如出口订单的锐减直接导致了去年下半年至今的广东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大量中小企业倒闭和超过两千万农民工的失业。
而在投资方面,中国经济又是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1998年-2007年,投资和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始终保持在60%以上。中国因为投资增长率过快、投资占GDP的比例过高,导致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当然产能过剩除了供给方面的原因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国内消费严重不足。
中国家庭收入增长非常缓慢,这种情况在农村家庭中尤为明显。近年来,中国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约为12%,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高达50%-60%,世界平均水平为40%。中国GDP增长和家庭收入增长的一快一慢意味着,中国以牺牲自身消费基础为代价创造了巨大的生产能力。加之中国的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仅覆盖了少部份人,各地住房的价格对于普通工薪阶层而言只能望而却步,极大的抑制了百姓的消费。
很多经济学家都曾警告过中国,如果国内消费无法启动,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是无法持续的。投资到了产能过剩的时候,再继续投下去那就是浪费社会资源了,所谓GDP的增长只能是库存的增长。
然而,这次所谓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推出,又一次将本已无比珍贵的资源大量投向了能源和基础设施,这些产业虽然能暂时增加GDP,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加剧了本已过剩的产能。由此而带来的股市、房市再次无理性疯涨更是对本已失衡的经济结构雪上加霜。因此民间把这4万亿称为打「强心针」。
实际上,中国的实体经济并没有出现明显好转,这一点集中反映在企业运行的微观层面。多数企业的经营状况仍在恶化,投资意愿很低。尤其是从带动就业最大的中小企业PMI数据来看,短期、中期的经济前景不容乐观。其中,木材加工业、金属冶炼业、非金属矿产业、纺织业和交通运输业尤甚。
而且,各行业存货持续增加,原材料生产企业和消费品生产企业的产成品库存持续增加,将会对生产形成一定的抑制。生产资料制造企业面临的存货问题较小,但在需求疲软的形势下,工业生产不太可能于近期反弹。
国家统计局公布5月份中国宏观经济指标,CPI与PPI继续下行,均低于预期,5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下降1.4%,连续第四个月下降;5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较上年同期下降7.2%,连续第六个月下降。由于PPI为CPI的先行指标,5月份PPI降幅大于4月份,表明实体经济继续处于紧缩状态。
专家称八对中国经济数据背离 繁荣是假象?
在这种情况下,所谓「信贷提高-生产好转-经济复苏-股市上涨」的分析逻辑值得大大商榷。目前,很多专家开始质疑新增贷款到底有多少用于实体经济。比如,数据显示,过去一段时间,M2与M1增速差距和M0与M1增速差距双双持续拉开,前者差距拉开表明定期存款增长较快,后者差距拉开表明活期存款增长较慢,加上2009年以来基本面并无明显起色,意味着企业投资意愿低迷,新增信贷资金可能進入实体经济有限。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说,「实体经济还很脆弱,资金层面又很充裕。资金不敢進行实体投资。再加上前段时间股市已经跌到一定的低位, 持股成本较低,资金敢于進入股市。」他强调,「信贷资金可能并非直接進入股市,而是通过其他方式间接進入。资金是具有『流动性』的。」
经济学家谢国忠则认为,目前企业将信贷资金投向资产市场完全可以理解,他说:「除非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发生变化,否则企业真的不打算投资。如果没有出口,谁能成为他们的客户呢?因此,企业拿钱投机,并非完全不合理。这肯定要好过企业拿钱扩张,因为那样肯定赔钱。」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在收集了今年以来的系列宏观经济数据,经过反覆比对后,总结出了八对中国经济数据的偏离现象。
《21世纪经济报导》文章中称,刘元春新近完成的宏观分析报告发现,目前的统计数字矛盾,已经远远不在用电、投资领域,已经扩大到八大对立类别,即1、投资的高速增长与進出口加速下滑的背离;2、工业增加值上升与用电数字仍是负数的背离;3、工业增速上升与财政增速负数的背离;4、货运量正增长与港口吞吐数据下降的背离;5、名义消费增长与实际消费增长的背离;6、股指增长与上市公司利润下滑的背离;7、工业增加值增长与工业利润下滑的背离;8、房地产销售的增长与实际房地产投资的增幅很低的背离等。
刘元春判断,数字背离的背后蕴含着中国经济的更大风险,比如通缩实际在加深,就业问题异常严峻,外需下降可能未来更大,房地产可能去库存化才刚刚开始,产能过剩更加严峻。因此目前的繁荣是假象。
这也正是为什么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看起来不错,但中国的各种社会矛盾非但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反而变得越来越尖锐的原因。社会整体的满意度是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质。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
中国经济复苏了?
52岁的沈鹏在内地一个中等城市经营一家小型配件公司。2008年中,沈鹏注意到电视和报纸报导的国外金融危机。开始,他觉得跟自己没关系。但是到了08年年底,他的生意也开始受到影响。他的一个大客户,一家出口生产企业开始让职工「放长假」,而这家企业的订单也锐减到过去的一半。沈鹏体会到了「全球一体化」。他开始关注国内外有关金融危机的信息。
但是,今年农历新年过后,沈鹏感觉生意又好了起来。本地几家大企业又开始开足马力生产,他的配件订货量也明显增多。这让他多少有些困惑。国际上的金融危机不是还在加重吗?怎么感觉中国好像这么快就过去了?
「4万亿计划」刺激下的中国经济各项指标似乎也在告诉人们危机已经过去。今年以来,首先是银行信贷发放创天量,一季度即超过去年全年发放量。接着中国股市连创新高,资金流入呈「井喷」之势;港股行情也持续看涨,堪可比肩2006年牛市。国内房地产市场也涨势重现,今年前四个月,全国商品房销售大增三至四成,而北京销售额与销售面积同比增长均超过了100%,京沪两地的土地市场也相继出现溢价成交盛况。
正当有些经济学家宣称中国经济已经复苏时,也有国内专家指出,目前中国各地资产价格的大幅上涨和一些生产繁荣并非是经济复苏了,而是更多缘于流动性过剩。
用《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的话说,就是目前市场博多的热情,更多的是一种「流动性亢奋」。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小年则直言:「危机始于失衡,复苏之道在于恢复平衡,发达经济体已大幅调整,中国经济失衡则因刺激投资進一步恶化。」
地方政府哪来的钱?
去年中国政府宣布推出「4万亿」刺激计划后,一方面是银行信贷标准的极度放宽,2009年第一季度的信贷增加额是4.58万亿,几乎相当与2008年全年的信贷增加额。这些资金表面上大多流向了大中型国有企业,其中以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行业为多。
另一方面,在中央推出刺激计划的同时,要求地方政府也拿出配套资金。而由于经济发展的极度不平衡,很多地区拿不出配套资金。于是,各级地方政府通过以城市建设投资集团为名的政府融资平台,套取银行的信贷资金。
最新一期《财经》杂志(09年第12期)以「地方政府:融资的狂欢」为题发表的封面文章中指出:「这种融资平台,数量从一地一个到多个,级别由省、市复制到县,行业从城市建设、交通延展到新能源,规模由小至大,正在加速膨胀政府的融资能力。」
国内经济学家沈明高指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国主要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投向基础设施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近9000亿元,是同期新增中长期贷款的50%,其中很大一部份流入各地方的融资平台。」「这一独特制度安排,使得政府以较少的财政资金撬动数倍的巨额信贷资金......」
在操作者眼中似乎没有危机,对他们来说,惟一有意义的是财政和信贷的放松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最后的盛宴中,每个人都想分一杯羹。然而这种「流动性亢奋」带来的后果无疑是危险的,就像人过分的亢奋会突发心肌梗塞一样。
4万亿的「强心针」能持续多久?
在拉动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消费、投资和出口中,中国长期以来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出口和投资,消费对GDP贡献度不高。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非常高,2008年达到59%。所以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中国的经济,比如出口订单的锐减直接导致了去年下半年至今的广东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大量中小企业倒闭和超过两千万农民工的失业。
而在投资方面,中国经济又是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1998年-2007年,投资和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始终保持在60%以上。中国因为投资增长率过快、投资占GDP的比例过高,导致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当然产能过剩除了供给方面的原因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国内消费严重不足。
中国家庭收入增长非常缓慢,这种情况在农村家庭中尤为明显。近年来,中国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约为12%,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高达50%-60%,世界平均水平为40%。中国GDP增长和家庭收入增长的一快一慢意味着,中国以牺牲自身消费基础为代价创造了巨大的生产能力。加之中国的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仅覆盖了少部份人,各地住房的价格对于普通工薪阶层而言只能望而却步,极大的抑制了百姓的消费。
很多经济学家都曾警告过中国,如果国内消费无法启动,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是无法持续的。投资到了产能过剩的时候,再继续投下去那就是浪费社会资源了,所谓GDP的增长只能是库存的增长。
然而,这次所谓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推出,又一次将本已无比珍贵的资源大量投向了能源和基础设施,这些产业虽然能暂时增加GDP,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加剧了本已过剩的产能。由此而带来的股市、房市再次无理性疯涨更是对本已失衡的经济结构雪上加霜。因此民间把这4万亿称为打「强心针」。
实际上,中国的实体经济并没有出现明显好转,这一点集中反映在企业运行的微观层面。多数企业的经营状况仍在恶化,投资意愿很低。尤其是从带动就业最大的中小企业PMI数据来看,短期、中期的经济前景不容乐观。其中,木材加工业、金属冶炼业、非金属矿产业、纺织业和交通运输业尤甚。
而且,各行业存货持续增加,原材料生产企业和消费品生产企业的产成品库存持续增加,将会对生产形成一定的抑制。生产资料制造企业面临的存货问题较小,但在需求疲软的形势下,工业生产不太可能于近期反弹。
国家统计局公布5月份中国宏观经济指标,CPI与PPI继续下行,均低于预期,5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下降1.4%,连续第四个月下降;5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较上年同期下降7.2%,连续第六个月下降。由于PPI为CPI的先行指标,5月份PPI降幅大于4月份,表明实体经济继续处于紧缩状态。
专家称八对中国经济数据背离 繁荣是假象?
在这种情况下,所谓「信贷提高-生产好转-经济复苏-股市上涨」的分析逻辑值得大大商榷。目前,很多专家开始质疑新增贷款到底有多少用于实体经济。比如,数据显示,过去一段时间,M2与M1增速差距和M0与M1增速差距双双持续拉开,前者差距拉开表明定期存款增长较快,后者差距拉开表明活期存款增长较慢,加上2009年以来基本面并无明显起色,意味着企业投资意愿低迷,新增信贷资金可能進入实体经济有限。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说,「实体经济还很脆弱,资金层面又很充裕。资金不敢進行实体投资。再加上前段时间股市已经跌到一定的低位, 持股成本较低,资金敢于進入股市。」他强调,「信贷资金可能并非直接進入股市,而是通过其他方式间接進入。资金是具有『流动性』的。」
经济学家谢国忠则认为,目前企业将信贷资金投向资产市场完全可以理解,他说:「除非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发生变化,否则企业真的不打算投资。如果没有出口,谁能成为他们的客户呢?因此,企业拿钱投机,并非完全不合理。这肯定要好过企业拿钱扩张,因为那样肯定赔钱。」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在收集了今年以来的系列宏观经济数据,经过反覆比对后,总结出了八对中国经济数据的偏离现象。
《21世纪经济报导》文章中称,刘元春新近完成的宏观分析报告发现,目前的统计数字矛盾,已经远远不在用电、投资领域,已经扩大到八大对立类别,即1、投资的高速增长与進出口加速下滑的背离;2、工业增加值上升与用电数字仍是负数的背离;3、工业增速上升与财政增速负数的背离;4、货运量正增长与港口吞吐数据下降的背离;5、名义消费增长与实际消费增长的背离;6、股指增长与上市公司利润下滑的背离;7、工业增加值增长与工业利润下滑的背离;8、房地产销售的增长与实际房地产投资的增幅很低的背离等。
刘元春判断,数字背离的背后蕴含着中国经济的更大风险,比如通缩实际在加深,就业问题异常严峻,外需下降可能未来更大,房地产可能去库存化才刚刚开始,产能过剩更加严峻。因此目前的繁荣是假象。
这也正是为什么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看起来不错,但中国的各种社会矛盾非但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反而变得越来越尖锐的原因。社会整体的满意度是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质。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中国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