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缺乏的是信用

1995年,黑龙江省兰西县修路。由于县财政没钱,只好向社会借资,此间共向百姓借1323万元。但公路建成至今已近14年,修路款一分钱也没还。

如果欠钱不换,那么兰西县政府等于用1323万元的价格,出售了自己的公信力。政府的信用应该是无价的,所以结果只能是中央政府追加更多的钱和服务,尽力把公信力赎买回来。

亡羊虽可补牢,但地方政府一朝食言,会自上而下破坏整个社会内的相互信任。没有信用便没有市场,对于奉行市场经济的国家,不可不察。

世贸组织总干事穆尔曾尖锐地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从长远看,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是信用,以及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的机制。有报道说,中国每年由于信用问题造成的损失高达6000多亿元,看来穆尔的担心和告诫不无道理。

古代,地方政府没信用的后果是侠客诞生。政治学家们有时把“政府”定义为一个社会中“唯一可合法使用暴力的机构”,但当正式司法不可靠时,民间必然会自己寻找并产生替代的解决机制。

国外,地方政府没钱的后果是关门。《环球时报》:在美国民众和媒体的严格监督之下,美国总统和州长的权力受到制约,他们要花多少钱都要经过国会或州议会的批准,没有国会和州议会的授权,就寸步难行、一筹莫展。

在中国:政府没信用的后果应该是什么?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