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再次选择“远赴他乡”,引人深思

当下,美国金融危机波及世界各地。海外工作岗位骤减,失业人数大幅增多。因此,很多留学生纷纷选择回国,希望在国内求得一丝安宁。然而,与这些回国留学生不同,曾经留学归来的科研人员却再次选择“远赴他乡”,其比例之大引人深思。

在本届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研究员王恩多表示,因为科研人员激励机制僵化,导致一些好不容易引进回国的人才又流失到海外,十分可惜。

“不敢发钱”致使“海龟”出走

有海外留学背景的科研人员,作为“海龟”中的佼佼者,理应成为科研的顶梁柱。然而,如果国家连“海龟”的衣食住行都无法很好的解决,这些科研精英又如何能安心学术呢?

曾经有一位从美国归国三十多岁的女博士,在肿瘤方面颇有建树,但是国内单位无法解决她的住房补贴,本应整日在实验室钻研的她,却要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往返奔波。终于,2008年10月,为保证科研生活两不误,她跳槽到新加坡。

像上文提到的那位女士一样,这些高端科研人才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型高科技城市。但是,这些城市的住房费用高,交通拥挤严重,实验室远离居住处,势必会给科研人员带来很多不便。

科研人才严重断层

看到上述例子也许会有人不以为意,认为中国产的“本土龟”也可以担当科研任务。然而,来自中国科学院的统计数字表明,中国科研队伍严重老化,后继乏人,很多重要的工作几乎已经到了边缘状态。国家教委所属高校三千七百名带头人中,五十六岁以上的占67%,五十一至五十五岁的占28%,五十岁以下的仅占5%。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曾经看到过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一位教授的无限感叹:“我们这里留不住人啊。”“留不住人”是当前中国众多科研机构和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由于我们国家自身条件限制,研究设备的更新较慢。其次,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科技界基本沿袭了前苏联的科技体制,形成了独立研究院所和高校两大基本队伍。科研机构规模庞大,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存在着多头管理、协调不灵等弊端。机构的重复建设,研究方向、任务的雷同,造成了科研课题重复、分散, 有限的科技投入被瓜分切片,面面俱到、人人有份。再者,按我国人口的绝对数看,我国科技人员是奇缺的。可是,从具体的科研单位、尤其是一些大院大所来看, 科研单位人浮于事的现象又相当普遍。这一怪现象当然是历史造成的。当然,问题还不止于此,由于体制的原因,就像全国众多的科研单位一样,每个科研单位内部的科室或课题组也各自形成了“小而全”的封闭体系,条块分割、科室或课题分割使得各自的实验室、实验设备出现了重复购置,从而造成了科研经费的另一种浪费。

由此分析,中国科研人才短缺,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