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华人父母对名校的迷思

尽管过去「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已因时代变迁而逐渐式微,读书也不再被视为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唯一途径,现代父母却因囿于「书中自有黄金屋」根深柢固的思维影响,对子女教育重视的程度,比往昔有过之而无不及。由小学、中学乃至大学,费尽苦心、不惜借贷地也要把子女送入所谓的名校。然而,就读名校,究竟是利?是弊?

对名校,先生和我原本并不迷信,照我们的想法:「只要肯上进,读哪不都一样?」正因如此,从幼稚园到初中,我们都让儿子念住家附近的公立学校。直到高中他被分到一所校誉极差(据说学生经常在学校打架闹事)的学校,我们因顾虑到他的安全,这才接受朋友推荐,让他报考邻市一所「名」校,朝六晚五地做起通学生来。

儿子进了高中,名校的压力立见。排山倒海而来的家庭作业、接二连三考不完的大小考,外加一天七堂课、各种社团活动与社区服务,常弄得他一天睡不到五小时。我们见这样不是办法,想找校长沟通,看他能不能把功课减半,却被好心家长拦阻。「你们大概刚从别的学区转来的吧,难怪!」一位家长道,另一位家长则单刀直入说的坦白:「你们这叫少见多怪!我们学区的学生,从初中起就接受这样的训练了,现在不过是小巫见大巫罢了!」

话虽这么说,见儿子念的那般辛苦,我们仍是心疼不已,本想打退堂鼓,却意外发现他念的倒是甘之如饴。「虽然过去八年(小学六年,初中两年)我不用念书就能大小奖一把抓,感觉却是一无所获。而今虽镇日埋首书城仍难争头角峥嵘,内心却充满潜能得以发挥的喜悦。我真的很喜欢目前有『名师指导、良友砥砺』的学习环境。虽然念得很辛苦,但觉得十分值得。」儿子喜孜孜地说,总算宽了我们的心。而事实证明,经过四年的磨练,儿子往后不但顺利进入美国数一数二的著名大学及法学院,一切也像倒吃甘蔗愈见香甜。

由儿子之例,可以想见名校之所以凌驾诸多学校,成为家长、学生趋之若鹜的目标,确有它的原因。一般来说,名校的师资优良、教学设备完善、师生人数比率低、学生水平高且齐,沉浸其中、互相切磋,知识必能长进。此外,名校的升学、就业辅导做的比较周全。比方高中名校,常会为学生多开进阶课程、主动替学生争取社区服务机会、带领学生参加如「科学奥林匹克」等全国性的大赛......。而这些累积的资格、资历,对学生日后申请著名大学,皆扮演著举足轻重的角色。

不过,凡事有利必有弊。名校学生因泰半经考试筛选而入,素质水平极高,想要在众杰中出头,学生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此为弊一。另则,名校学生因选课繁重,加上各种活动与比赛,很多时候不得不牺牲睡眠、放弃兴趣、并减少与朋友交谊、家人相处的时间与机会,此为弊二。此外,名校多数不在住家附近,且私立学校居多,这意味著孩子得多承受舟车之劳,父母则除得负起长途接送之责,还得为不菲的教育费用大费周章,此为弊三也。

选读名校既是利弊兼半,家长究竟该如何取舍?依我浅见,关键有三:一是孩子的学习能力;二是孩子的意愿;三是父母的配合度。如果孩子能力强、喜挑战、且能获得父母金钱与精神资助,上名校绝对利多于弊。反之,三者只要缺一,父母就必须三思了。毕竟学校对孩子的合适性,远比学校的名气要重要的多!

本文留言

作者佚名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