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味重、喜膏粱 皮肤易生病变长疔疮

爱吃口味重,油腻的食物与皮肤病变或感染有关?中医师郑岁宗指出,中医认为两者有关联。

中医师郑岁宗在一场讲座中提到,传统中医认为,"高粱之变,足生大丁",高梁与"膏粱"相通,指肥腻厚味的食物,大丁就是指大疔,也就是痈疮之类的皮肤病变。

医师表示,从现代的观点来看,这类理论也说得通,爱吃肥腻的食物,长期下来,很多人因此出现慢性代谢疾病风险增加的问题,后期可能因为代谢疾病,出现皮肤多发性脓疡,体表若有疮疖时,油腻的食物引起发炎反应,使皮肤病变更加严重。

中医过去谈论到疔或疮,认为可能与个人卫生或是饮食偏差、体质有关。例如典籍中提到,汗出后而受到湿邪侵袭。过分多吃辛炸辣燥热食物的人,很常见发生大的疔疮。中医对此的治疗方法大都为凉血袪瘀、清热解毒,疏肝解郁。常用外敷中药有薏苡仁等,其可利湿健脾,舒筋除痹,清热排脓。

此外,黄芩则可清热泻火、燥湿解毒;白芨则能收敛止血,散瘀止痛,消肿生肌。疔疮的治疗除了清热凉血外,痈疮如果有硬节,需要活血化瘀,并利用药物改善结节聚积的情形,这时处方中常见加入浙贝、夏枯草等散坚软节的药物,患者最好请中医师诊断再使用药物。

疔是因为细菌感染导致;感染者起初只是浅层皮肤发炎、出现微小的小脓包,但如果未注意、小小脓包即会变成大脓包;有些人一看到脓包便会不自主去挤压,这时细菌就会扩散更快,导致更多脓跑出来,形成深部皮肤发炎。

本文留言

作者万博超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