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从左起:尚小云、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四大名旦
尽管电影《梅兰芳》在大陆热映,媒体赞誉有加,这部被称为艺术化与商业化结合的成功之作,在思想深度和艺术水准上并没有超越陈凯歌17年前的《霸王别姬》。
电影截取了梅兰芳前半生的三个片段来表现,少年梅兰芳与老艺人十三燕的擂台赛;中年梅兰芳和孟小冬的感情纠葛;梅兰芳蓄须明志罢演;1945年抗战胜利,梅兰芳回归舞台,电影戛然而止。
商业化因素,演员的演技暂且不论。把后半生切割掉,将梅兰芳最后16年的人生留白,据说是编导的共识。回避了49年后中共强权暴政对戏曲、对文化的干预戕害,回避了那么真实的历史……避免了检查机构的麻烦,避免了像章诒和的《伶人往事》一样被禁。
其间的矛盾挣扎、妥协考量,冷暖自知。是没有功力还是没有勇气?驾驭不了,即使演了也有很多不得已的言不由衷。连陈凯歌也承认是部世俗感很强的电影。
敢情49年后咱还是不能随便说话
梅兰芳67年的人生,49年前精彩纷呈,49年后暗淡模糊。
“1949年以后,事实上梅兰芳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对戏曲界深入研究并著书轰动的章诒和说。
1949年后,梅兰芳不同意戏曲改革的那一套,但这件事让他碰了钉子,差点被组织批判。当时,他在家里说,“敢情49年后咱还是不能随便说话。”
他在新社会第一瓢冷水中清醒,看透了。
戏改运动十几年依然轰轰烈烈,梅兰芳却再也没有说过话了。但一些政治讲话,他是必须要应形势发言的。他成了一种符号,不得不亮相。
1961年,梅兰芳去世,京城万人空巷为他送行。送他,不是因为他的官衔,而是因为他是戏曲瑰宝,艺品超群的艺人。
戏改局不如改为戏宰局
49年后,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四大名旦,无一不光芒大减。程砚秋的上百个剧目,被一一停演。1957年春,在中央文化部整风大会上,程砚秋发言,批评禁戏太多,使各地方剧团几乎无戏可演,气愤地说“戏改局不如改为戏宰局”。
1958 年3月,在他疾病缠身、去世的前两天,中国戏曲研究院的党支部书记到病房探视。极其衰弱的程砚秋又动情地提到了程派代表作《锁麟囊》,面对着满脸的病容和满心的恳切,党支部书记一点没客气,斩钉截铁道:“《锁麟囊》这出戏是不能再唱了。” 如此慰问无异于催命。(《伶人往事》中如此描述)
批斗 屈死 在劫难逃
四大名旦中,程砚秋和梅兰芳走得早还算好,留下的荀慧生、尚小云却在劫难逃。
文革期间,北京戏曲学校的学生,将京剧院抄出的龙袍戏衣、凤冠、玉带、朝靴等戏装和各式道具集中到孔庙大院中,堆成一座大山,点起大火,烧红了天。他们逼迫作家老舍、京剧名旦荀慧生等二十多人围着火堆跪成一圈,用皮带、棍棒痛打这批“牛鬼蛇神”。(电影《霸王别姬》中也有类似触目惊心的片断。)荀慧生备受屈辱,抑郁而死。
尚小云一家人被扫地出门,挤在一间小屋,每月只有三十六元生活费。三只碗、六根筷子是他们的全部家当。这个昔日的四大名旦,每天一个人推着小车清理八栋楼的全部垃圾。每次批斗,四个大汉揪住他的四肢,往大卡车上一甩。到了会场,又被一脚从车上踹下…… 挨斗时,造反派知道他功夫好,就让他站到三张垒起的桌子上,胸挂一张沉甸甸的大牌子。
文革之祸惨烈,成千上万的人不堪凌辱,被迫走上绝路。
66年9月,梅兰芳的高徒——京剧旦角言慧珠上吊自杀。66年12月,京剧表演大师马连良 全副剧装,服毒身亡。著名平剧演员小白玉霜遭毒打后自尽。
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被指为文艺黑线人物、宣传封资修的美女蛇、国民党潜伏特务,屡遭批斗。68年4月8日严凤英服安眠药自杀,这位唱《天仙配》而红透大江南北的七仙女,死后被当众开膛剖肚,在体内寻找发报机 。
作家老舍跳湖溺死,女钢琴家顾圣婴与母亲弟弟开煤气全家自杀。著名翻译家傅雷与妻子朱梅馥双双自缢。
政治风暴摧毁了精神思想,拦腰斩断了文化传承的脉络。半个世纪,中国戏曲界没出一个像四大名旦那样的好演员。如今大陆到处建起的孔子学院也无法立竿见影地弥补什么,因为文化的发展得有个健康自然的环境,得经过长期的累积培养,人才不是商业包装作秀,得经过潜移默化的孕育熏陶,方能脱颖而出。
面对现代题材,阉割历史或避重就轻,缺乏内在的真实丰厚,没有超越性的省思和探索,难成经典!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沉静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