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以传拓艺术展现青铜器形制之美(二) (图)

 2008-12-02 14:47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四、史语所藏全形拓

1928 年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之后,在所长傅斯年先生的领导下,上穷碧落下黄泉,为搜寻研究资料不遗余力,丰富的金石拓片成了史语所傅斯年图书馆的珍藏,其中包含了大约两千余件青铜器全形拓片,其中包括吴式芬、陈介祺、柯昌泗、冯恕、孙壮、罗振玉等金石名家的收藏,传拓者多为高手,如周希丁、王秀仁等,质精量多,颇为可观。收藏名家刘体智(善斋)先生于 1932 年将善斋所藏铜器全形拓四百余纸,捐赠本所,为本所全形拓藏品之大宗,精金良墨,弥足珍赏。

西周晚期.毛公鼎

鼎,古代饪食器。此鼎为西周晚期器,口下饰大小相间的重环纹,下辅弦纹一道,足呈兽蹄形,内壁铸铭文32行479字,是现存商周有铭铜器中最长的一件,记"毛公"辅国有功,周宣王丰厚赏赐,"毛公"因而铸鼎感谢天子恩泽。此拓钤有陈介祺印记九枚,为其著名收藏。

西周中期.钟

钟,周代打击乐器。此钟西周中期器,钲间铸有3行35字,大意为"桌"作此宝钟,用以追孝先祖、宗庙祭祀、并祈愿自己与夫人"蔡姬"永久享用。"蔡姬"二字为后刻。陈介祺为清代著名金石收藏家,藏有古钟十口,因而将其书斋取名为"十钟山房"。此钟为陈介祺所藏十钟之一。

西周晚期.大克鼎

鼎,古代饪食器。此鼎为西周晚期器,又名膳夫克鼎,颈部饰变形兽面纹,腹部饰以宽大波曲纹,立耳两侧饰龙纹,三足上部为突出的兽首。器内铸铭文28行281字,记"膳夫克"对祖父"师华父"的颂扬怀念及"周天子"对"克"的赏赐,故"克"铸此鼎以感念之。

来源:数位典藏计画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