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的神话故事中彰显着道德的光芒。《罗摩衍那》讲罗摩和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阿逾陀城十车王长子罗摩比武获胜娶了弥提罗国公主悉多。十车王年迈, 其第二个王后要求流放罗摩14年和立她的亲生儿子婆罗多为太子。由于十车王有必须应允王后要求的诺言在先,为使父王不失信义,罗摩及妻子悉多、弟弟罗什曼 一同流放。3人在森林中历尽艰险。魔王罗波那劫走悉多,在神猴哈奴曼(印度的孙悟空)相助下,罗摩战胜魔王救回悉多,却怀疑悉多的贞操。悉多投火,火神托 出悉多,证明了她的贞洁。罗摩回国登基为王,阿逾陀城出现太平盛世。但民间又传悉多不算贞女,罗摩为不违民意,遗弃怀孕的悉多在恒河岸边。悉多生下一对孪 生子后向罗摩辩明贞节,罗摩仍认为无法取信于民。悉多向大地呼救,说如果自己贞洁,请大地收容她。顿时大地裂开让她进入。最后罗摩兄弟都升入天国,化为毗湿奴神。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
罗摩衍那的故事告诉我们修炼者们对道德的坚守,以及对世间伦常的维护。为了实现其父亲的一句诺言,罗摩可以主动放下王位去流放, 而他的妻子和兄弟也是舍弃一切相跟随。为了取得世人的信任,保持民风的淳朴,罗摩可以遗弃怀有自己骨肉的爱妻,这在今人看来是傻到底,或者说冷酷无情,甚 至会被有些人说是装样子,为了一个好名声不顾一切。但是如果我们把罗摩理解为一个奠定印度文化使命的修炼人,一位可以与天地交流的修道的天子,那么我们不 难理解他为什么这么做。试想,如果罗摩如同今人,不管父亲哀愁,自己做国王,不管他人的劝告,随心所欲,那么,古印度文化中对天道的敬畏与对伦常的坚守 吗?那么整个印度的文化将被改写,整个社会如果没有另一种类似力量的约束,将很快腐化到不可救药。
罗摩用自己对这种宇宙既定的道德秩序的坚守,教化了世人,使得他们能够在世俗之中保留这对这分秩序的景仰,并潜移默化了几千年,一直到这种次序被世俗所僵化,腐化和被完全窜改。
如 同西方有外在的法庭保障公正,而东方则更多的对天神的敬畏,对伦常的坚守。古印度对道德的坚持更内在,其神秘化的外衣让人至今有点猜不透,如此我们可以类 推到中国,中国的文化是内悟文化,对天地的景仰也体现在了世俗的人情之中,"天地君亲师"有韧劲,却也留下了太多的余地,这使得当其被破坏的时候,其内伤 也更严重,但若有天助,其恢复甚至超越的能力必然惊人。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大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