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灯节的起源,据泰国史书记载传说纷纭。流传较广泛的,大致有三个。
传说一:素可泰王朝贵妃传艺
八百多年前的泰国第一个王朝--素可泰王朝,每年泰历十二月十五日月圆时节,居民都聚集于首都庆祝"灯节",而皇上必循例龙舟游河,王后及妃嫔亦随圣驾游幸,其时臣民嬉水于河中,随后在国王的主持下,全城大放烟花,彻夜欢腾。相传皇朝中有位名为娜诺帕玛丝的贵妃,心灵手巧,极富艺术天才,她别出心裁地用香蕉叶折叠成了一盏莲花形的灯船,上面以水果雕成的花鸟图案装饰,并插上鲜花,点着香烛,放在水里,使其随风飘荡,以表示对佛祖和河神的感谢之情。
国王见后大喜,下令以此水灯作为范例,泰历的每年十二月十五日为水灯节。
传说二:暹罗公主祛病
相传很久以前,暹罗有一个体弱多病的公主,在菩提树下遇到佛祖释迦牟尼。佛祖对她说,如果要赶走身上的病魔,就得在佛历的十二月十一日月圆之夜,把自己的指甲碎和头发,放在一个莲花形的灯座里,再点上蜡烛,拿到河里去放。这个故事流传开来,泰国人竞相跟随,发展成今日的水灯节。
传说三:答谢水神
传说当年干烹(Kamphaeng)国王掌管暹罗第一王朝速古台(Sukhothai)时,觉得年年风调雨顺并不是理所当然的,对水神MaeKongka又敬畏又感激,总觉得必须大事庆祝一番,才能一表内心对水神的谢意。
后来有个名叫Nophamas的女子,她对这个节日的后来庆祝仪式起着更大的影响。她也为了答谢水神的大恩大德,于是以中南半岛上最古老的婆罗门形式,制造一个酷似荷花的水灯,并在水灯内插了焚香、蜡烛,还加一些米饭,撒一点米酒、钱币,然后放到河面上去,供奉水神。
据说Nophamas还向当时的国王解释,远在印度的Nammada河畔,当地的国王是用这样的水灯来敬祀佛主在沙滩上留下的脚印,何不也用同样的方法来向水神献上敬意。
国王赞成,于是就规定每年阴历十二月,雨季快要结束,水涨船高时,选个花好月圆的夜晚,全国携老带幼,一起到河畔,观看国王为大家点燃第一盏水灯下水礼的盛况。
泰语Loi是浮的意思,Krathong是水灯,水灯节这个传统节日,就这样随着河水一飘七百多年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泰国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