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纺织业不发达,也没有成衣业的年代,人们身上穿的衣服,都是手工缝制的,那时候,即使有钱也买不到成衣。
当时的女人在出嫁前,就必须学会剪裁衣服,嫁入夫家后,就要一肩挑起为全家人裁制衣物的重责大任,不管裁缝的功夫好不好,裁制衣裳都是沈重的负担。
那时候布店大都开在城里,住在郊区或是农村的人,要做一件衣服,都得走好远的路去城里剪布,于是背着布挨家挨户推销的行业就应运而生了。
背着布沿街叫卖的生意人,总是用一块大布巾包着各色各样布匹,然后扛在肩上走。他们大都身强力壮,因为布匹很重,需要很大的力气才扛得动。
卖布的人,经常赶在中午妇女们工作告一段落,回家用午饭和休息的时间,到她们家去卖布。
女人没有不爱美的,婆婆妈妈们见到卖布的生意人,即使身上没有钱买布,还是非常欢迎的。当大包巾一被打开,那五颜六色的布,像一条彩色河流流进婆婆妈妈的眼睛时,只见那一双双的眼睛都亮了起来,个个流露出欣羡的眼神。
当年的布,质地当然比不上现代,那时还没有石化工业,人们穿的都是粗棉布衣服,印在布上的花色,洗起来也会褪色,但是看到花色繁多的布料,还是很令女人们心动的。
尤其卖布的生意人就像走江湖的"王禄仔仙"一样天花乱坠,把每一块料子都夸赞得像天上彩虹,好像一穿上了它就会像仙姑和仙女般的婀娜多姿,"阿婆变小姑,妈妈变少女"一般美丽。
不敌卖布生意人的三寸不烂之舌,婆婆妈妈们就会掏出钱来买布。没钱买布的,卖布人也早看穿她的心思,会很慷慨的说,布先剪了去做衣服,我下个月来再收钱。这样卖布的人生意做成了,想买布的人心意也达成了,皆大欢喜。
女人们在买布,与卖布的商人讨价还价,你一言我一语的,男人可是兴趣缺缺,只在一旁跷起二郎腿,抽着烟,看热闹。
刘兴钦大师小时候经常看到背着布的生意人来往于村庄,也看见村人买布的情形,于是写下了这首打油诗:
挨家挨户卖花布,
希望婆妈来光顾。
每种花式都喜欢,
只叹口袋没钱付。
当年卖布的生意,也受到景气的影响而有所起伏。刘兴钦住的横山乡,很多人家都是茶农,如果那年茶叶的价钱好,茶农收入多,大家舍得花钱,买布的人就多;而一旦茶叶的价钱下跌,收入少了,买布的人气也跟着下降。
可见景气影响买气,古今中外都是相同的。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挨家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